地球化学普查野外工作方法质量检查验收登记表1:50000幅第页顺序号项目单位验收结果备注抽查数抽查率%错误数错误率%1记录卡项2点位图项3图幅面积km2实际可采面积km2空白(放稀)区km2原因:采样点数个采样密度点/km2覆盖率%4野外工作方法5重复采样方法及质量6样品加工方法7样品质量评述8地形图定点质量评述9记录卡10各种表册11验收评述12资料类别资料提交人:验收单位;验收人:年月日地球化学普查原始资料质量检查汇总表1:5万幅施工日期:完成工作量图幅面积km2实际可采面积km2其它不可采面积km2,原因:覆盖率%采样总点数采样密度/km2土壤样品数水系样品数重复采样大格数重复采样点数野外质检点数检查记录卡数野外部分空格空小格数空格率采样位置水线附近采样物质检查数连续三小格数欠合理空格河底符合要求数空大格数不合理空格基岩上部碎石层河浅滩基本符合要求数采样点位检查数一级水系样数其它不符合要求数%合格数二级水系样数采样方法检查数样品重量检查数超差数其它样数符合要求数200克样品欠合理移动标志红油漆基本符合要求其它符合要求样品不合理移动未作标志数不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数%室内部分记录卡纵坐标错数清图内容齐全否质量检查意见及评语签名:年月日横坐标错数美观整洁高程错数转点差错否岩石类型错数图样卡一致性检查数时代错数正确数地形错数不符数其它错数返工数采样组长:样品加工:室内整理:检查者:技术负责:地球化学普查水系沉积物测量记录卡图幅名称(或地区):采样日期:年月日ABCDEFGHIJKLMNOPQRSTU主标识符样品号原始样号图幅代号横坐标纵坐标海拔高程水系级别采样部位样品组分样品颜色地质时代岩石类型矿化蚀变地貌类型植被覆盖程度岩溶类型污染GPS文件号GPSID号标记位置记录:采样:审核:第页记录卡填写说明1地球化学普查水系沉积物测量记录卡填写说明A主标识符:C2。规定:岩石为1;水系沉积物为2;土壤为4。B样品号:N7。图幅名拼音代码+采样大格编号+小格代码+小格样号,如:MP234B1。该样品号中:MP-茅坪幅代码;234-大格号;B-小格号;1,B小格第一个样号)。C原始样号:被重复采样的样品号D图幅代号:N10。1:50000地形图图幅号,如H49E007008E横坐标:N8。统一确定为高斯6度带,记录带号+横坐标精确到m。如20428303F纵坐标:N7。高斯6度带精确到m。如3395158G海拔高程:N4。采样点高程坐标,以米为单位。从地形图等高线或通过GPS直接读取。H水系级别:C1。记录:1、一级水系;2、二级水系;3、三级水系。I采样部位:C1。采样点位于水系的位置,用代码表示:1:河底;2:水线附近;3:河漫滩上;4:水塘入口处J样品组分:C3。记录3位数:分别代表样品中粗砂(第1位)、细砂(第2位)和淤泥及有机物(第3位)含量。此三项为样品的沉积物组分,以编码方式分级填写,分为:0:无;1:少量(<30%);2:中量(30~70%);3:大量(>70%),三者之和不能超过100%。K样品颜色:C2。1、灰黑色;2、灰色;3、褐色;4、灰黄色;5、红色;6、砖红色;7、灰绿色。L地质时代:C4。记录所控汇水域内地质时代。记录地质时代符号。沉积地层按出露情况适当并层;侵入岩记录主要侵入期。M岩石类型:C4。填写该点所控制汇水面积内占优势的基岩类型,参见“区域地球化学勘查规范”附录B表B2。N矿化蚀变:C1。记录矿化蚀变程度。0、无;1、弱;2、中等;3、强烈。O地貌类型:C1。1、平原-准平原;2、低山-丘陵;3、山地-峡谷;4、高山-深谷;5、高原;6、高寒山地;7、盆地;8、沼泽洼地;9、岩溶石山。P植被:C1。0,无;1,稀疏,浅薄,覆盖度<1/3;2,中等,覆盖度在1/3~2/3间;3,茂密,浓厚,覆盖度>2/3。Q岩溶类型:C1。指在岩溶区采样位置的岩溶类型(非岩溶区不填)。编码为:1:峰丛峰林洼地;2:峰丛峰林谷地;3:岩溶平原;4:岩溶穹窿盆地;5:岩溶石山及丘陵。R污染:C1。指采样点上游汇水域存在的污染源:0,无;1,矿山采冶;2,工业生产;3,居民生活。SGPS文件号:N6。指采样点某GPS坐标数据转存入计算机内的批次文件。要求以GPS手持机编号后四位数+录入的第n批数(n为两位数)。每批坐标存点宜在500个以内。TGPSID号:N3。GPS手持机对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