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类型:操作指导书第01版第0次修改文件名称:培养基(含测试试剂)质量控制规程文件编码:WHHDSPJT/QM03-506D-00编制人:王飞批准人:戴春阳第1页共9页培养基(含测试试剂)质量控制规程一、培养基制备要求培养基的一般性状:液体培养基应透明、清亮,颜色符合要求。固体培养基应表面湿润但无水汽、平整光滑,厚薄均匀,一般厚度在3mm(M-H平板厚度不得<4mm)。斜面的长度不得超过试管长度的2/3)。PH值应在规定值±0.2的范围内。培养基制备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微生物生长。因为各种微生物对其营养要求不完全相同,培养目的的不同,各种培养基制备要求如下:1.根据培养基配方的成分按量称取,然后溶于蒸馏水中,在使用前对应用的试剂药品应进行质量检验。2.PH测定及调节:PH测定要在培养基冷至室温时进行,因在热或冷的情况下,其PH有一定差异,当测定好时,按计算量加入碱或酸混匀后,应再测试一次。培养基PH值一定要准确,否则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或影响结果的观察。但需注意因高压灭菌可影响一些培养基的PH降低或升高,故不宜灭菌压力过高或次数太多,以免影响培养基的质量,指示剂、去氧胆酸钠、琼脂等一般在调完PH后再加入。3.培养基需保持澄清,便于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培养基加热煮沸后,可用脱脂棉花或绒布过滤,以除去沉淀物,必要时可用鸡蛋白澄清处理,所用琼脂条要预先洗净凉干后使用,避免因琼脂含杂质而影响透明度。4.盛装培养基不宜用铁、铜等容器,使用洗净的中性硬质玻璃容器为好。5.培养基的灭菌既要达到完全灭菌目的,又要注意不因加热而降文件类型:操作指导书第01版第0次修改文件名称:培养基(含测试试剂)质量控制规程文件编码:WHHDSPJT/QM03-506D-00编制人:王飞批准人:戴春阳第2页共9页低其营养价值,一般121℃15min即可,如为含有不耐高热物质的培养基如糖类、血清、明胶等,则应采用低温灭菌或间歇法灭菌,一些不能加热的试剂如亚碲酸钾、卵黄、TTC、抗菌素等,待基础琼脂高压灭菌后凉至50℃左右再加入。6.每批培养基制备好后,应做无菌生长试验及所检菌株生长试验。如果是生化培养基,使用标准菌株接种培养,观察生化反应结果,应呈正常反应,培养基不应贮存过久,必要时可置4℃冰箱存放。7.目前各种干燥培养基较多,每批需用标准菌株进行生长试验或生化反应观察,各种培养基用相应菌株生长试验良好后方可应用,新购进的或存放过久的干燥培养基,在配制时也应测PH,使用时需根据产品说明书用量和方法进行。8.每批制备的培养基所用化学试剂、灭菌情况及菌株生长试验结果、制作人员等应做好记录,以备查询。二、培养基的质量控制培养基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pH测试、无菌试验以及已知菌生长试验。如果使用商品化脱水培养基,严格按照说明操作,一般不必再进行pH测试。如果使用基础物质进行培养基制备,在培养基冷却后须进行pH测试。如果pH测得值与预期值相差0.2单位,则需要酸碱调节;无菌试验一般为随机抽样3-5%,在35℃条件下培养48h。如果抽样中每个培养基上出现2个以上菌落,证明本批培养基已被污染;已知菌生长试验的前提条件是实验室有足够的已知菌储备,其中包括标准菌株(如ATCC或NCTC标准菌株)及经过准确鉴定的临床分离菌。如果条件允许,提倡使用标准菌株。有关常用培养基的已知菌生长试验见表1。文件类型:操作指导书第01版第0次修改文件名称:培养基(含测试试剂)质量控制规程文件编码:WHHDSPJT/QM03-506D-00编制人:王飞批准人:戴春阳第3页共9页表1常用培养基已知菌生长试验培养基孵育条件已知菌株(ATCC)预期结果血琼脂需氧或化脓性链球菌19615生长并产生a-溶血C02,24h肺炎链球菌6305生长并产生β-溶血大肠埃希菌25922生长巧克力琼脂CO2,24-48h淋病奈瑟菌43069生长流感嗜血杆菌10211生长麦康凯琼脂需氧,24h大肠埃希菌25922生长,粉红色菌落(不含结晶紫)奇异变形杆菌12453生长,无色菌落,迁徙现象受抑制鼠伤寒沙门菌14028生长,无色菌落粪肠球菌29212生长金黄色葡萄球菌25923生长,粉红色菌落大肠埃希菌25922生长,粉红色菌落麦康凯琼脂需氧,24h奇异变形杆菌12453生长,无色菌落,迁徙现象受抑制(含结晶紫)鼠伤寒沙门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