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态学基础第一部分选择题(40分)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土壤分类中不属于同一类的是()A.燥红土B.黑钙土C.灰化土D.红色石灰土2.下列有关阳性植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强光下生长良好B.弱光下生长良好C.强光下生长不好D.荫蔽处生长良好3.农田作物的生长和土壤养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产量往往受土壤中供应最不足的营养元素所制约。这是()A.李比希最低率B.谢尔福德耐性定律C.阿伦法则D.贝格曼法则4.下列属于人工辅助能的是()A.种苗和有机肥料中的化学潜能B.风C.潮汐能D.太阳能5.下列对应有误的是()A.生产者——二氧化碳、水B.消费者——生产者C.生产者——有机营养D.还原者——生产者、消费者的残体6.领域的特性不包括()A.更换性B.排他性C.伸缩性D.替代性7.下列不属于种群的主要特性的是()A.空间特性B.数量特性C.遗传特性D.年龄结构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植物定居的是()A.生长B.发芽C.繁殖D.腐烂9.对于一个稳定的森林或草原生态系统来说,其各组成成分中,唯一可缺少的成分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无机环境10.下列不属于按组织层次划分的分支学科是()A.个体生态学B.景观生态学C.进化生态学D.种群生态学11.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石油B.天然气C.煤D.水能12.水稻土属于()A.潜育土B.泥炭土C.盐成土壤D.钙成土壤13.在种群增长方程中引入环境资源后,种群数量与种群增长率呈()A.正比关系B.反比关系C.无关系D.不可确定14.以下区域中,初级生产力最高的区域是()A.海洋B.草原C.海陆交接地带D.农田15.按照丹麦植物学家瑙基耶尔(ChristenRaunkiaer)的生活型划分方法,北方针叶林的优势生活型为()A.高位芽植物B.地上芽植物C.一年生植物D.地面芽植物16.下列演替类型中不属于按演替进程时间长短分类的是()A.原生演替B.快速演替C.长期演替D.世纪演替17.动物斗殴的行为属于()A.干扰竞争B.利用竞争C.共生D.竞争排除18.我国东部地区成为湿润森林区,主要受()A.山风影响B.季风影响C.谷风影响D.海洋风影响19.生态因子可以简单地划分为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两类,其中非生物因子不包括()A.气候因子B.土壤因子C.地形因子D.人为因子20.落叶阔叶林的分布区域是()A.温带B.热带C.亚热带D.寒温带第二部分非选择题(110分)二、填空题:2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21.元素和化合物沿着特定的途径从环境到生物体,再从生物体到环境,不断地进行着反复循环变化的过程叫。22.形成生物群落的经度地带性的主要原因是。23.是指生态系统中一定空间内的生物在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有机物质积累的速率。24.根据生长环境中水的深浅不同,水生植物可分为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三种。25.地球上两个最大的碳储存库为岩石圈和。26.按形成的主导因素,隐地带冷性土壤可分为水成土壤、盐成土壤和。27.死亡率代表一个种群的。28.食物链是指在生态系统中,生物间通过取食与关系联结起来的链索结构。29.生态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野外调查研究、实验室研究和。30.当前,世界所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的中心问题是。31.生物的种间关系主要有、捕食、共生、寄生等几种。32.三基点温度包括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33.种群的分布型一般可分为、随机型和成群型三种类型。34.耗散结构是指在远离下,系统可能出现的一种稳定的有序结构。35.生态系统的三个基本功能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36.最后产量恒值法则Y=W·d中,d的含义是。37.生物问彼此有利,分开后不能生活,这种关系称。38.温度超过生物适宜温区的上限后就会对生物产生有害影响。高温可减弱光合作用,增强,使植物的两个重要过程失调。39.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通常可将生态因子归纳为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和人为凼于。40.当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刚好与呼吸作用的消耗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三、判断题:41-5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后“()”内划“√”,错误的划“×”。41.附生植物与被附生植物之间是一种典型的寄生关系。()42.生态优势种最显著的特征是生物个体最大。()43.森林中鸟的数量与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