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本科课程《医学微生物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A型题1.下列除哪项外,均为革兰染色的意义A.细菌的分类B.选择治疗药物C.鉴定细菌的依据D.观察细菌结构E.与细菌致病性有关2.不符合脑膜炎球菌送检标本要求的一项是A.采集标本注意无菌操作B.根据该病原菌主要存在部位取材C.采集标本一般应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D.采集的标本要立即送检E.标本送检过程中要保持低温和干燥3.不能用于细菌检测的方法是A.蚀斑测定B.噬菌体分型C.细菌素分型D.聚合酶链反应E.气液相色谱法4.从有正常菌群存在的部位所采取的标本应接种在哪种培养基中分离培养病原菌A.增菌培养基B.营养培养基C.选择、鉴别培养基D.特殊培养基5.关于直接涂片镜检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适用与所有细菌感染疾病的初步诊断B.方法简便易行C.只适用与形态和染色性上具有特征的病原菌D.其结果必须结合临床表现方有诊断价值E.以上都不是6.利用细菌生化反应鉴定细菌是根据A.细菌酶活性差异B.细菌毒素活性差异C.细菌酶含量的差异D.细菌毒素种类的差异E.细菌分解代谢产物的差异7.用马血清制备的抗毒素的缺点是A.制备较困难B.纯度不高C.产量低D•可产生变态反应E•不易保存8.丙种球蛋白的优点是A.来源广B.易制备C.易保存D.含多种微生物的抗体E.免疫效果好9.向类毒素中加入佐剂氢氧化铝或磷酸铝便可制成A.内毒素B.精致类毒素C.外毒素D.神经毒素E.细胞毒素10.抗毒素主要用于外毒素所致疾病的治疗和应急预防,但使用异种抗毒素时应注意下列何种问题的发生A.I型超敏反应B.II型超敏反应C.III型超敏反应D.W型超敏反应E.以上都包括11.关于血清丙种球蛋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从正常人血浆中提取的丙种球蛋白B.是从健康产妇的胎盘血液中提制而成C.含有种类较单一的抗微生物特异性抗体D.经长期进行放、化疗的肿瘤不宜使用该制剂E.以上都正确12.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菌的最佳放大倍数为A.10000倍B.1000倍C.400倍D.100倍E.500倍13.以下关于电子显微镜,说法正确的是A.其能分辨1nm的微粒B.当前使用的电子显微镜有两种,即投射电子显微镜和暗视野显微镜C.电镜即可用于观察活的微生物也可以用于观测死的微生物D.电镜标本不都需要在真空干燥的状态下观察E.以上说法都正确14.确诊细菌性感染最可靠的方法是A.观察临床症状B.询问病史C.用抗生素试探性治疗,根据疗效诊断D•根据不同疾病采取不同标本进行细菌的分离与鉴定E.以上都对15.关于药物敏感性试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药敏试验的结果是指导临床用药的唯一依据B.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应采用抑菌环最大的药物C.抑菌环直径为2.5cm属于高度敏感药物D.纸片法是根据抑菌环的有无和大小来判定试验菌对该抗菌药物耐药或敏感的E.以上说法都正确16.检测病原菌抗原的优点是A.比分离培养细菌诊断细菌性感染更可靠B.即使在发病早期使用了抗生素,标本中的病原菌已被抑制或被杀死,也不影响病原菌抗原的检出C.敏感性稍差,标本中需含有大量抗原才能被特异性抗体检出D•此类方法更简便、迅速,多数只需几分钟的时间就可观察结果E.以上说法均正确17.下列关于血清学诊断正确的是A.一般适用于抗原性较弱,以及病程较长的传染病诊断B.是感染性疾病最重要的诊断依据C.不能用于调查人群对某病原体的免疫水平及检测预防接种效果D.在血清学诊断中,通常取双份血清E•如果抗体效价低,即可否定感染18.下列试验中不属于血清学诊断方法的是A.肥达试验B.外斐试验C.ELISAD.糖发酵试验E.抗0试验19.死疫苗的特点是A.接种次数少B.接种剂量小C.接种后局部和全身反应不明显D.能刺激特异性CTL细胞产生E.生产方法简单,易保存20.DPT三联疫苗是A.鼠疫、百日咳、破伤风B.白喉、霍乱、破伤风C.白喉、百日咳、破伤风D.伤寒、霍乱、钩端螺旋体E.鼠疫、百日咳、脊髓灰质炎21.血清学诊断病毒感染时,应在急性期和恢复期各取一份标本,以比较两份标本的抗体效价,恢复期血清的抗体效价较急性期血清的抗体效价高几倍有诊断意义:A.1〜2倍B.2〜3倍C.3〜4倍D.4倍以上E.10倍以上22.病毒标本运送要求:A.常温下运送B.低温快速运送C.任何温度下快速运送D.加防腐剂运送E.以上均可23.预防病毒感染最有效的办法是:A.用化学药物B•用免疫血清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