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压井方式油井修井施工中,需要使用高于地层压力系数对应密度的压井液来进行压井作业。常规的压井方式有3种。(1)循环压井(正循环、反循环):把配好的压井液泵入井内进行循环,有循环通道的优先采用循环压井。(2)挤注压井:井口高压挤入压井液,把井内油、气、水压回地层,多用于砂堵、蜡堵或其它情况造成无法正常循环的井。(3)灌注压井:对于地层能量低的井,液面不在井口,通过补液的方式灌注压井液,保持井内液柱压力略高于井底,保障作业过程中油井的稳定性。定容性构造压井过程经常遇到注入的压井液越多,油井井涌越来越强的情况出现。在将压井液的密度调高以后再压井,表现出的不是油井得到控制,反而是井涌越压越强。这正是由于油田碳酸盐岩油藏定容性构造的特点所致。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储渗空间主要是大型洞穴、溶蚀孔洞和各种裂隙。定容性构造是在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中,溶洞及裂缝发育具有一定的定容性,具体表现为溶洞或裂缝与周边连通性差,但内部的连通性好,地层压力下降快,地层能量供给不足,井漏、井涌频繁,使用常规压井方式压井无法奏效。1)在对定容体油藏井进行施工时要保证施工衔接,配合液面监测小液量补液,尽量控制工期在微漏阶段。2)对于施工中激发定容特征的情况,结合油藏认识安排相应的对策,针对泄压难以短期泄完的情况,加大压井液密度及黏度,降低气体滑脱速度,储备足量的压井液一次性压井,能达到较好的压井效果。压井液密度的确定应以钻井资料显示最高地层压力系数或实测地层压力为基准,再加一个附加值。附加值可选用下列两种方法之一确定:1.油水井为0.05—0.1g/cm3;气井为0.07—0.15g/cm32•油水井为1.5—3.5MPa;气井为3.0—5.0MPa具体选择附加值时应考虑:地层孔隙压力大小、油气水层的埋藏深度、钻井时的压井液密度、井控装置等。注:压井液密度公式使用中应考虑的问题1)静压或原始地层压力值来源的可靠性及其偏差2)油气井能量的大小,产能大则多取,产能小则少取3)生产状况,油气比高的井多取,低的井少取;注水开发见效的井多取,反之少取;4)修井施工内容、难易程度与时间长短,作业难度大、时间长的井多取,反之少取;5)大套管多取,小套管少取;6)井深,井深多取,井浅少取;7)密度在1.5g/cm3以下时,附加压力不超过0.5MPa;密度在1.5g/cm3以上时,附加压力不超过1.5MPa。当井筒灌满P原液体时,(污水密度可以近似=1)P=P+(P+P)/H压井液原井口附加非常规压井方法非常规压井方法是溢流、井喷井不具备常规压井方法的条件而采用的压井方法,如空井井喷、压井液喷空的压井等。1.平衡点法平衡点法适用于井内压井液喷空后的天然气井压井,要求井口条件为防喷器完好并且关闭,钻柱在井底,天然气经过放喷管线放喷。这种压井方法是一次循环法在特殊情况下压井的具体应用。此方法的基本原理是:设压井液喷空后的天然气井在压井过程中,环空存在一“平衡点”。所谓平衡点,即压井压井液返至该点时,井口控制的套压与平衡点以下压井压井液静液柱压力之和能够平衡地层压力。压井时,当压井压井液未返至平衡点前,为了尽快在环空建立起液柱压力,压井排量应以在用缸套下的最大泵压求算,保持套压等于最大允许套压;当压井压井液返至平衡点后,为了减小设备负荷,可采用压井排量循环,控制立管总压力等于终了循环压力,直至压井压井液返出井口,套压降至零。平衡点按下式求出:HB=PaB/°-0098Pk式中HB―平衡点深度,m;PaB―最大允许控制套压,MPa;根据上式,压井过程中控制的最大套压等于“平衡点”以上至井口压井压井液静液柱压力。当压井压井液返至“平衡点”以后,随着液柱压力的增加,控制套压减小直至零,压井压井液返至井口,井底压力始终维持一常数,且略大于地层压力。因此,压井压井液密度的确定尤其要慎重。2.置换法当井内压井液已大部分喷空,同时井内无钻具或仅有少量钻具,不能进行循环压井,但井口装置可以将井关闭,压井压井液可以通过压井管汇注人井内,这种条件下可以采用置换法压井。通常情况下,由于起钻抽极,压井液不够或灌压井液不及时,电测时井内静止时间过长导致气侵严重引起的溢流,经常采用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