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年寄防竞赛摸拟试题6、判断题:1.一条毛蚴侵入钉螺体内后只产生一条尾蚴,进而发育为一条成虫。()2.在自然界,钉螺生存的基本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水、土壤和植物,幼螺出现的高峰时间多在3〜4月。()3.肋壳钉螺多孳生于平原水网型地区和湖沼型地区的潮湿、有草、腐殖质多的泥岸,而光壳钉螺孳生则多在山丘型地区的小溪、山涧、水田、河道及草滩等处,两种钉螺在流行区散在分布,没有聚集性。()4.影响血吸虫病流行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在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过程中,社会因素起主导作用。()5.钉螺调查的目的是掌握钉螺分布范围和特点,了解钉螺和感染性钉螺的密度为制定灭螺计划、选择灭螺方法、考核灭螺效果提供依据。()6.在钉螺控制中,药物灭螺的原则包括全面规划、先近后远、先上游后下游、区域覆盖、重点区域反复杀灭、安全用药等。()7.在确定血吸虫病化疗对象时,高危人群是指经常接触疫水者,在流行区水域作业的渔民、船民,及在有钉螺分布的洲滩放牧的人群等。()8.有血吸虫疫水接触史的防汛、作业人群,在接触疫水后立即服药化疗1次;若持续接触疫水,则每月服药1次,脱离接触疫水后2个月再加服1次。()9.晚期血吸虫病病人的救治原则应遵循先重后轻、分期安排、严格筛查救治对象.定点救治及病人知情自愿等原则。()10.在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中,开展家畜查治和管理的目的是了解人群和家畜血吸虫病疫情,为开展人畜同步查治,管理、控制和消除传染源提供依据。()11.各种人体疟原虫都会出现再燃。()12.疟疾的复发是指初发患者经治疗后,血中疟原虫已彻底肃清,但是肝脏中的迟发型子孢子复苏后,并发育释放裂殖子再进入红细胞内,经繁殖而引起临床症状。()13.各种人体疟原虫都有复发现象。()14.脑型疟多见于儿童。()15.免疫力低下者也常常引发脑型疟等重症疟疾。()16.患者一旦发展成了脑型疟,就治不好了。()17.在对脑型疟患者救治过程中,只要关注病原体就可以了。()18.在对脑型疟的救治过程中,对症治疗也非常重要。()19.输血性的疟疾治疗后也有复发。()20.疟疾的诊断依据包括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等三个方面。()21.人类囊型包虫病分布极为广泛,以农牧业生产为主的地区流行严重。()22.细粒棘球绦虫的原头蚴与成虫头节的唯一区别就是其体积小。()23.细粒棘球绦虫的原头蚴在中间宿主体内可发育为棘球绦虫。()24.包虫病是棘球蚴病的俗称,是由棘球绦虫幼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25.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26.有流行病学史并有相应黑热病临床表现的病例称作黑热病疑似病例。()227.有黑热病临床表现的病例称作黑热病疑似病例。()28.黑热病疑似病例并病原学检查阳性的病例称为黑热病确诊病例。()29.黑热病疑似病例并免疫学检测阳性的病例称为黑热病临床诊断病例。()30.利什曼原虫与组织胞浆菌的鉴别要点是:组织胞浆菌较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稍大,外膜较厚,菌体内无特定构造,也无动基体类似结构。()二、单选题1.钉螺的寿命一般为()A.1〜2年B.3〜4年C.4〜5年D.5〜6年2.钉螺孳生地区全年降雨量一般都在()A.550mm以上B.650mm以上C.750mm以上D.850mm以上3.滩地钉螺较少时,一般一年中淹水的时间为()A.2.5个月以上B.3个月以上C.5个月以上D.8个月以上4.下列关于钉螺生物学特性的描述中,属于错误的是()A.雌.雄同体,水.陆两栖B.交配最盛时期为4.5月份C.圆锥形,长度不超过1cm、宽度不超过4mmD.螺旋一般为6〜9个,螺壳口附近有厣和唇脊5.采用逸蚴法鉴别感染性钉螺时,一般将钉螺置于20〜25°C的温度下多长时间后开始观察有无尾蚴逸出()A.1h后B.2〜4h后C.4〜8h后D.10〜12h后6.《全国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纲要(2004-2015)》中明确,到2015年底,全国所有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力争达到()A.疫情控制标准B.传播控制标准C.传播阻断标准D.基本消灭标准7.《血吸虫病防治条例》规定,当前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的重点是()A.加大健康教育,普及血防知识B.加大查螺、灭螺工作C.加强对传染源的管理D.加大人与家畜的查病、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