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地维护和使用离心风机离心风机是砖瓦厂用得较多的生产设备,由于风机工作环境较为恶劣,且运行中的转速较高,所以,运行中的轴承温度高、轴承座振动大、地脚螺栓断裂及基础磨损等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如何正确地维护和使用离心风机,对于提高系统设备运转率,保证正常安全生产有很重要的意义。在此,为大家介绍一下离心风机使用中的一些问题及处理措施。1轴承发热问题1000t/d篦冷机的1号风机为9-19№7.1D,电机为Y250M-2,55kW,运行中轴承温度较高,一次轴承温度升至90℃,超过允许使用温度约10℃,为继续生产,只得用水冷却,并将转速由2970r/min降到2700r/min,但3小时后轴承温度还是降不下来,最后轴承发热抱死,电机跳停。停机后检查发现,两个22316CA轴承并未缺油,也未跑内、外圈,风机的振动当时也不大,因此,怀疑是轴承本身问题引起,长时间温度较高,造成轴承失效。更换两个22316CA轴承后,转动灵活,但开机后,轴承温度又快速升高,且升高的速度并未下降,只得再次停机处理。后分析认为,造成轴承温度高的原因是轴承工作时的游隙较小,这可能是轴承本身游隙较小或紧固轴承座盖联接螺栓过紧引起的。检查发现,同一批次的轴承的游隙为0.06mm,而查轴承手册,22316轴承的游隙为0.05~0.08mm,这说明,轴承本身游隙没有问题,但是,22316轴承的极限转速在用油润滑时为2600r/min,低于正常生产时的2970r/min,即轴承的选用是有问题的,对此认为,采用22316CC/W33轴承时,用油润滑时其极限转速为3000r/min,是比较合适的,但当时这种轴承没有货,为了生产运行采用了加大轴承工作游隙的办法处理,即让轴承座与上盖之间的接合面留有间隙,但这样一来,联接螺栓容易松动,可能会跑外圈,对此,我们在轴承座与上盖的结合面上加三层描图纸,联接螺栓还是按原来的程度拧紧,试车时,轴承温度正常,生产后运行中轴承温度只有52℃,轴承温度高的问题得以解决。在离心风机的使用中,轴承温度较高是常见故障,引起轴承温度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润滑不良,油(脂)变质或缺油(脂);二是轴承的装配质量不良,预紧力过大,造成工作游隙小等;三是轴承本身质量不良,如原始游隙不合要求,或滚子或套圈有缺陷等;四是风机振动大轴承承受冲击负荷等;五是轴承冷却不好,通风或通水量不足等。对于轴承的选用,使用单位一般会按照设备厂家的原型号换用,而不大注意选型是否合适,从以上的事例看,是轴承选用不当造成的。由于离心风机的轴与轴承的配合一般选用H7/js6(或者H7/k6),而轴承与轴承座孔的配合一般选用JS7/h6,这样的配合不会太紧,对轴承游隙的影响有限,对于转速较高,工作温度较高的离心风机,由于轴承座与上盖的联接螺栓的拧紧一般情况下并不用扭力搬手,为了防松,拧紧力常常过大,从而使工作游隙变小,进而造成轴承发热而引起温度高;或者由于轴承工作游隙小,导致自由端轴承不能随轴热胀而自动移动,使两轴承承受的轴向负荷过大,引起轴承发热损坏。因此,生产中更换轴承时,尤其是转速较高及工作温度较高的离心风机的轴承,要注意轴承的选用,一要注意其极限转速是否合适,二是要选用原始游隙较大的C3组轴承。(离心风机图1)2.进风喇叭口与叶轮入口的径向及轴向间隙离心风机的进风喇叭口与叶轮入口的径向及轴向间隙有严格要求,配合间隙太小,运行中会碰擦产生振动,配合间隙大,则影响风机的效率。我公司一台Φ2.6×13m水泥磨的收尘器风机为G4-73-8D,Y180M-4,18.5kW,在更换风叶时,因叶轮尺寸与原厂家的不同,其轴向尺寸比原来的大50mm,入口处直径也较原来的大,但更换时不注意,只是把进风喇叭口修短了约50mm,直径方向未处理,实际上变成直筒,从而造成换叶轮后风力变小,运行时,风门全开时电机电流为14A。随后,用薄钢板在喇叭口处加长轴向尺寸,并翻边形成喇叭形,保证配合间隙,处理后,电机电流升为18A,收尘效果变好。3混凝土基础松动或损坏的处理由于轴承座振动大,会造成地脚螺栓的松动及断裂,进而会造成基础的松动及损坏,所以,在处理振动故障的同时,还要处理好混凝土基础。在一般的设计中,离心风机的轴承座安装在数组垫铁之上,垫铁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