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科技教育工作报告2————————————————————————————————作者:————————————————————————————————日期:培养科学兴趣提升科学素养——学校2014年度科技教育工作汇报江阴市第一初级中学一、学校科技教育背景介绍江阴一中始建于1907年(光绪33年),系美国基督教长老会创立的励实学堂发展而成。2013年8月,初、高中分设,初中部正式更名为江阴市第一初级中学。学校历经百年的文化积淀,凝练成了“励实”校训:“励”有“励德树人,励学成才”之意;“实”有“务实求真,笃实创新”之意。“励实”校训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人文精神,是学校的办学思想、人才目标、人文内涵与学校特有精神的结晶和积淀。围绕“励实”校训,学校始终以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全面提高青少年综合素养为宗旨,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因此,学校多年来一直注重丰富校本课程,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来增强学生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我校的范叙文老师就热心开展科技教育,范老师创新科技教育形式,丰富科技教育内涵,被公认为江阴市劳技、科技教育先行者,引领了周边同类学校,开启了江阴科技教育的新局面。历年来学校被评为“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无锡市航空(航天)模型活动重点单位”、“全国中小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先进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无锡市实验教学标准化学校”。学校于2009年迁至人民东路38号校址后,在传承一中科技教育原有理念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培养科学兴趣,提升科学素养”作为学校科技教育的理念,努力实现科技教育“五化”(即教育“全员化”,内容“系列化”,活动“主题化”,形式“多样化”,知识“生活化”),逐步探索构建一个多维的科技教育体系,走出了一条切合学校实际、富有特色、实效性强的科技教育新路子。二、2014年度科技教育工作情况第4页共6页(一)健全工作管理机制,基础条件不断改善。1.健全机制,强化领导。学校时刻将科技教育作为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成立以陈东革校长为组长的科技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指导、规划、督促学校科技教育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形成学校科技教育的机构网络:组长(校长陈东革)→副组长(副校长陆丽萍)→成员(行政各处室相关领导)→科技辅导老师→班主任老师及其他任课老师。对于科技辅导员,学校也制定了专门的考核奖励机制,并在进修培训、绩效考核、职称评审予以重视支持。学校每年均将科技教育作为优先发展的工作项目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并深入进行学校科技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积极探索出课堂教学与科普教育一体化、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围绕金钥匙知识竞赛、机器人比赛、创新发明比赛等项目建立了形式多样的兴趣小组、社团活动、校本课程。2.加大投入,改善条件。学校迁至人民东路38号校址后,教学设施设备落后陈旧,但学校依旧从紧张的公用经费中专门列支,保证了科技教育活动经费,保障科技辅导教师进修、培训,建立科技教育专用教室,添置更新科技教学活动的器材,科技教育宣传资料,结合图书馆建设、书香校园建设征订科技类图书、科普读物,并达到较高的出借率。(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实施科技教育课程。1.重视培训,配足配齐科技教师。学校积极选派教师参加科技辅导员和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进修、培训:赵瑜老师参加江苏省青少年普及机器人教练员培训、章梦含老师参加无锡市航模比赛裁判培训、朱新雄老师参加无锡市科技辅导员培训班、无锡市创新大赛会议,第5页共6页徐春红老师参加全国航空模型辅导员培训等。学校形成了以朱新雄、徐春红、章梦含、赵瑜、张慧等为科技教师,物理劳技教研组、信息技术教研组牵头,语文教研组、艺术教研组补充全的科技辅导员队伍。2.创新形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结合学校工作安排将每年5月第二周定为学校科技活动周,12月定为学校科技活动月,教学处统一安排,开展大量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通过班级的科技黑板报、学校科技橱窗、校园广播等形式宣传与反映学校、班级的科技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科技氛围。学校结合校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