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医生岗前教育培训制度1、岗前教育培训包括实习医师到教学医院时的集中岗前培训、医德医风教育和轮转到新科室的入科教育两部分。2、实习医师来医院下科室前应集中进行l一2天,进行岗前培训;该培训由临床部或科教科组织。3、岗前培训的内容:(1)怎样做好一名实习医师、医院工作制度、(2)医疗安全防范(3)临床教学工作管理(4)病历书写基本规范(5)处方书写规范(6)病历管理规范(7)怎样与病人沟通(8)如何尊敬老师4、职业道德和医德规范教育。5、有关医疗法律法规教育。6、轮转到科室或教研室时由教研室主任或教学秘书负责进行入科教育,时间半天。主要内容包括:科室的专业特色、带教医师情况、科室工作制度、医疗文书书写(病历书写、医嘱书写、申请单书写)、医德医风教育和教学要求等。做到有落实有签字。临床技能培训1.将临床技能培训纳入培养方案《临床技能培训》作为一门独立必修课程(设40学时),2007年纳入培养方案并实施。参照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国家考试中心编写的《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临床医师实践技能应试指导》,制定了《临床基本技能考核标准》、《临床医学专业临床技能培训方案》和《实验教学大纲》。培训任务由我校国家级临床技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承担。2.实验教学体系和实验教学改革临床技能培训遵循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突破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利用丰富的实验教学平台,构建“基本技能训练、仿真模拟训练、真实环境训练”教学模块,形成“基础性-综合性-设计创新性”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加强学生临床技能的训练与考核。临床技能培训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建立互动式、合作式、开放式、研究式实验教学模式,积极采用PBL、讨论式、病案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多种学术观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的能力;建立了较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仿真标准化病人及标准化病人(SP)等立体化教学平台。实验教学中,引入计算机分析及数据处理系统、计算机仿真技术、虚拟技术,建立外科手术视频直播系统、PACS/RIS系统,使用标准化病人(SP)、模拟病房等教学手段,直接用于实验教学,全面培养学生临床技能及综合素质。日常实习教学质量监控根据《遵义医学院毕业实习管理规定》,加强实习生日常实习教学质量监控,临床教学基地严格按照实习大纲进行教学,认真填写《遵义医学院毕业实习考核手册》,实行出科考试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对临床教学基地和实习生的教与学进行全程监督和反馈,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临床实习教学质量。教务处实习管理科与第一临床学院随时保持同各临床教学基地、实习生的沟通与联系,严密监控实习教学质量,实习全过程中,实习管理科经常深入各教学实习医院,及时与学生、医院沟通,及时处理实习工作中出现的问题。19年临床教学检查1.启动与建立1990年3月,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我校下发了《关于在附院和两所教学医院进行临床教学质量检查的决定》,正式启动临床教学质量检查工作。本次临床教学质量检查,制订了详细的实施计划,在遵医一附院、三附院、贵州省人民医院等三家医院中实施,选派专家集中学习检查指标体系,统一检查标准,对临床实习生进行逐个检查。对教学检查中不合格的学生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补三个月的毕业实习;二是三个月后合格者发放毕业证书。这一工作的开展极大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质量意识,特别是充分调动了带教老师的积极性,增强了带教老师的责任感。教学检查对各教学基地医疗、教学、科研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各教学基地对我校的做法纷纷给与高度称赞和大力支持。2000年后,不少教学基地以此为契机,将带教质量与晋升、奖励、奖金等挂钩,全面推动了教学基地医、教、研跨越式发展。1990年以后,临床教学检查工作作为一项常规教学工作坚持下来,每年按以下方案进行:1.1成立领导小组:学校教学副院长任组长,各临床教学基地教学副院长、教务处处长、第一临床学院院长任副组长,且学校每届书记和校长亲自参加此项检查活动,检查工作由学校教学副校长带队,教务处、第一临床学院组织实施。1.2教务处实习管理科制定详细方案1.3经费保障:学校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