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区区域市场分析2————————————————————————————————作者:————————————————————————————————日期:3崂山区区域市场分析一、崂山区概况1、地理位置青岛市崂山区位于山东半岛南部,青岛市东南部,是最接近青岛中心城区的行政区,地理位置优越。东、南濒黄海,海域面积辽阔,西邻青岛市南、市北、四方三区,西北壤李沧区,北接青岛市城阳区和即墨市。崂山区总面积389.34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03.7公里,陆地大部分属于崂山山区,平坦宽阔面积较小。区域内拥有5A级旅游度假区——崂山,南部濒临黄海,拥有较多秀美的海岛,山海相间,风景秀丽,气候宜人。2、交通崂山区作为青岛市东大门,区内交通四通八达,距青岛国际机场17公里,距青岛港口15公里,距青岛火车站12公里,青岛汽车东站濒临青银高速入口,可直接上高速,进出青岛便利。区内道路拥有海尔路、青银高速、松岭路、深圳路、滨海大道等道路,均为青岛市城市规划主要交通干道,基本是双向六车道和双向八车道,路面平整,是进出青岛的主要4通道。3、人口及区划崂山区辖中韩、沙子口、北宅、王哥庄4个街道办事处,139个社区居委会(另有7个城市社区)。截至2010年11月1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区户籍人口37.95万人,974.74人/平方公里,与青岛市区相比,人口密度较小,主要原因是崂山区区域主要以山地面积为主,总人口较少。全区各街道人口分布:街道办人口(万人)中韩街道办24.02沙子口街道办6.79王哥庄街道办4.43北宅街道办2.71全区37.95数据来源:崂山统计局人口结构:全区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为10.96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受教育程度的为6.11万人;具有初中受教育程度的为11.35万人;具有小学受教育程度的为6.47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文盲人口1.11万人。5数据来源:崂山统计局4、旅游产业旅游产业为崂山区主要支柱产业之一,辖区内崂山风景区为著名的道教名山,被誉为“海上第一名山”,是国家级5A级旅游度假区,2010年吸引海内外游客951.6万人次;青岛国际啤酒节通过多年的打造,现已成为青岛市对外名片之一,2010年吸引海内外游客330万人次,消费啤酒超过1000吨,全年实现旅游收入38亿元。<崂山风景区>5、经济发展6GDP数据来源:崂山统计局崂山区2005-2007年经济快速发展,GDP平均增幅高于青岛全市水平,2008年崂山区GDP增幅锐降,受经济危机影响较大,同时也说明崂山区以外向型经济为主。09、10年经济开始复苏,GDP增长幅度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010年崂山区共实现GDP317.31亿元,同比增长10.5%,位于青岛七区五市倒数第四名。7数据来源:崂山统计局2010年崂山区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86亿元,同比下降1.8%;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78.08亿元,同比增长11.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34.37亿元,同比增长10.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例关系由上年的1.54:57.16:41.30调整为1.53:56.12:42.35。第一产业下降0.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1.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升1.05个百分点。8数据来源:崂山统计局崂山区人均可支配收入自06年之后,增幅速度有所减慢,但仍呈持续上升趋势发展,2010年达到27540元,处于青岛市各区市较高水平。结论:1、紧邻青岛市区,利于承接市区产业转移,地理位置优越;2、多条城市交通主干道、青银高速等构成快速交通体系,为进出青岛门户;3、背山面海,风景秀丽,拥有崂山、啤酒节、极地海洋世界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业发达;4、人口较为集中,主要在松岭路——滨海大道以西区域;5、经过短暂的经济快速增长之后,经济增幅放缓,08年以来GDP增长率均低于全市水平;6、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形式,有待进一步优化;7、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上升,购买力较强。二、土地市场崂山区土地成交较少,2011年以来通过招拍挂方式成交土地仅17块,其中住宅商服用地共8块,集中于松岭路以东——沙子口板块四姜一湾片区(具体成交明细见附表)。另外,崂山区午山和四姜片区各有2010年成交的鲁商479138㎡的土地储备、海信855149㎡的土地储备。三、房地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