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4.2主要的工业地域类型课时2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考点一传统工业区强化专练1.下图为“鞍山市部分工业企业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1)20世纪50年代鞍山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基地,其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是()A.高科技力量雄厚B.水陆交通便利C.水资源丰富D.矿产资源丰富答案D(2)图中各企业高度集聚的最主要原因是()A.存在投入—产出联系B.共用原料和基础设施C.共用劳动力D.集中治理工业污染答案A(3)不符合鞍钢未来发展方向的叙述是()A.引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B.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C.治理污染,美化环境D.发展科技,繁荣经济答案B考点二新工业区强化专练2.“微笑曲线”是用于说明电脑行业不同环节与所实现的附加价值之间的关系,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据此回答(1)~(2)题。(1)“微笑曲线”随时代的变化说明新工业的特点是()A.生产规模小,增长速度快B.研发费用占销售额的比例较高C.产品更新换代周期较短D.对环境质量要求高(2)目前,中国正在迅速成为重要的世界制造业中心之一,广泛参与工业生产的国际分工。而生产多处于“微笑曲线”环节中的()A.销售B.加工制造C.零件生产D.研发答案(1)B(2)B命题视角传统工业区的发展与改造读“鲁尔区产业人数的变化图”(图1)和“鲁尔区大气污染物含量的变化图”(图2)及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鲁尔区的第二产业的主导工业是等,其最早形成工业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试分析其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2)鲁尔区在冬季易出现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据表中的数据,绘制鲁尔区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并判断这一天中污染程度最大发生在(时间段)。时间3711151293温度(°C)3.71.54.25.75.04.1A.3~4时B.7~8时C.13~14时D.19~24时(3)根据鲁尔区大气污染物含量的变化图,分析20世纪80~90年代鲁尔区的环境质量发生了什么变化,其变化的原因有哪些?(4)德国鲁尔区的莱茵河曾遭受严重污染,鱼虾难觅,今日却清澈洁净,成为欧洲人度假休闲胜地之一,试分析该河得到成功治理的有效途径。答案(1)煤炭、钢铁、机械、化学工业(答出其中两个工业部门)能源(煤炭)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钢铁、煤炭等工业的衰退,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环境污染加重等。(2)绘图略B(3)大气污染物含量呈波状下降,环境质量明显好转。产业结构调整,重污染企业规模减小,轻污染或无污染的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比重提高;采取了消除污染的相关技术措施;绿化美化环境。(4)调整工业布局;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废气的排放;建立完善的废弃物回收装置和污染处理系统;开展大规模的植树造林等。变式演练读“甲、乙两新工业区分布图”,完成(1)~(2)题。(1)下列有关甲、乙两新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新工业区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形成的高新技术工业区B.新工业区的共同特点之一是知识密集C.新工业区的共同特点之一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D.新工业区的工业都以轻工业为主答案C(2)乙图新工业区发展条件与我国武汉“光谷”相比较,不同的是()A.地理位置优越B.环境优美、气候宜人C.有高等院校,便捷的交通D.军事订货答案D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经济结构进行大规模的调整,根据“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及所学知识完成1~2题。1.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A.重工业比重下降,轻工业比重上升B.第三产业迅速发展C.园艺业比重增大D.钢铁工业和化学工业比重都下降答案B2.为改变生产结构,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鲁尔区采取的措施是()A.改造煤炭、化学工业,节省能源的消耗B.缩减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厂矿企业的生产规模C.搬迁原有的传统工业,兴建高技术产业D.新建或迁入电子、汽车和石油化工等新兴工业答案D(2009·江苏泰州模拟)下图中的数字序号分别代表美国、日本、巴西和印度四国。读图回答3~4题。3.①国重要的微电子工业基地是()A.“硅谷”B.九州岛C.班加罗尔D.圣保罗答案B4.③国计算机软件产业发展迅速,除了人才、交通、环境等因素外,起重要作用的因素还有()A.政策B.水源C.原料D.动力答案A(原创题)2008年9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