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研究所附院神经病学研究所附院一、帕金森病及帕金森综合征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帕金森病(ICD-10:G20.02)及/或帕金森综合征(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遗传变性帕金森病、帕金森叠加征群)。(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帕金森病:1•依据中老年人发病,临床表现为震颤、强直和运动迟缓以及病程隐袭,缓慢发展等特点,临床诊断可以成立。2•实验室检查常无诊断价值,下列检查异常者可供参考。(1)・脑脊液:多巴胺的代谢产物高香草酸(HVA)含量降低。(2)•基因检测:少数家族性PD患者可能会发现突变基因。(3).影像学:常规CT或MRI可排除其他疾患有鉴别诊断价值。帕金森综合征:多有明确病因或为其他变性性疾病,引起帕金森症状(震颤、运动迟缓、肌肉僵直等),同时有其他症状如:眼球运动障碍、直立性低血压、共济失调等。(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药物治疗(1)•抗胆碱能药(2)•金刚烷胺(3)•左旋多巴多巴胺(4).DA受体激动剂(5).单胺氧化酶B(MAO-B)抑制剂(6).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抑制剂(7)•神经保护剂及神经营养剂2.手术治疗3•康复治疗(四)标准住院日。重症或并发症严重者4-6周,轻症<4周。(五)进入临床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G20・02帕金森病及/或帕金森综合征(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遗传变性帕金森病、帕金森叠加征群)。2•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流程。(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内分泌指标、脑血管危险因素、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梅毒、艾滋病等);(3)心电图;(4)胸片;(5)头颅CT/MRI;(6)帕金森统一量表(UPDRS)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卧立位血压、卧立位TCD、膀胱残余尿。(2)非运动障碍:情绪量表(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睡眠量表(匹斯堡睡眠量表)、智力测定(MoCA量表)、腰椎穿刺术(3)颈动脉彩超,MRA,DSA等。(七)治疗方法。1如帕金森综合征有明确病因尚需进一步干预。2•根据患者病情程度、年龄、就业情况和经济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进行药物选择主要包括症状性治疗和保护性治疗药物两方面。参照《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二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二版),中华神经科杂志,2009,42(5);352-355)。3•康复训练对言语、吞咽及肢体肌张力障碍、步态不稳等进行康复训练。4•护理调摄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及疏导。(八)出院标准。1•病情平稳,震颤、运动迟缓、肌肉僵直等改善约70%2•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九)变异及原因分析。患者出现并发严重感染,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或有手术指征,进一步查出相关病因,转入相关科室进一步治疗。二、帕金森病及帕金森综合征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帕金森病(ICD-10:G20.02)及/或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姓名:性别:_年龄:_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3-4周时间住院第1天主要诊疗工作□进行临床分型和病情分级□采集详细病史□查体及了解患者外院检查结果□完成如愿病历书写和首次病程记录□初步拟定初步诊疗方案□完善辅助检查□病情观察□与家属沟通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项重占八、、医嘱长期医嘱:□神经内科护理常规□分级护理□高纤维饮食□继续口服既往服用药物□静脉或口服神经保护剂□内科基础治疗临时医嘱:□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血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五项、抗体三项)、内分泌指标、脑血管危险因素□心电图、X线胸片□卧立位血压,膀胱残余尿、卧立位TCD□头颅CT或头颅MRI(平扫)主要护理工作□入院宣教及护理评估□正确执行医嘱□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时间住院第2-7天住院第8-15天住院第16-20天主要诊疗工作□上级医师查房□书写病程记录□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