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制造技术》电子教案授课章节第2章快速原形制造技术学时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快速原形制造技术的概念2、理解快速原形工艺的原理、特点3、了解快速原形制造的应用能力目标会根据不同的材料选择合适的快速成型工艺方法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自学能力2、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分析方法,养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3、培养学生在分析、应用过程中的条理性、协调性和严谨性教学重点几种典型RPM工艺方法的工作原理及其工艺特点教学难点RP零件图形处理实施教学目标过程设计【第一环节】课程导入限时5分钟1、组织教学考勤询问,鼓士气2、回顾1.2、1.31)先进制造技术的概念2)先进制造技术的体系结构3)先进制造技术的涵盖领域4)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每个问题限时1分钟,可提问4名学生,待其回答完成后纠正错误,并就回答情况作简要评价3、导入第2章限时1分钟【第二环节】授课过程限时80分钟1、快速原形制造技术概述1)RP起源2)RP图形处理限时30分钟。为重、难点内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理解、记忆。2、快速成形工艺1)SLA2)LOM3)SLS4)FDM5)TDP限时30分钟。为重、难点内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引深。3、快速原形制造的应用限时20分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理解、记忆。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其他领域的应用。【第三环节】归纳总结限时5分钟1、课后小结1)快速原形制造技术概述2)先快速成形工艺3)快速原形制造的应用限时4分钟。串讲本次授课重点难点内容;简要评价本次授课学生的表现2、作业布置1)预习3.1增材制造技术2)简述各种快速成型工艺的原理限时1分钟【第一环节】课程导入1.先进制造技术的概念先进制造技术(AdvancedManufacturingTechnology,AMT)是传统制造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与管理科学等多学科先进技术的综合,并应用于制造工程之中所形成的一个学科体系。2.先进制造技术的体系结构1994年初,美国联邦科学、工程和技术协调委员会(FCCSET)下属的工业和技术委员会先进制造技术工作组提出将先进制造技术分为三个技术群:1)主体技术群,包括面向制造的设计技术群和制造工艺技术群;2)支撑技术群;3)制造基础设施(制造技术环境)。3.先进制造技术的涵盖领域1)现代设计技术;2)先进制造工艺;3)制造自动化技术;4)先进制造模式和管理技术。4.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先进制造技术具有精密化、柔性化、网络化、虚拟化、智能化、清洁化、集成化、全球化等特点。归纳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先进制造技术向超精微细领域扩展;2)制造过程的集成化;3)制造科学与制造技术、生产管理的融合;4)绿色制造将成为制造业的重要特征;5)虚拟现实技术在制造业中获得越来越多的应用;6)制造全球化。【第二环节】授课内容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的快速原形制造(RapidPrototypingManufactureing,RPM)技术,被认为是制造技术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RPM可以自动、直接、快速、精确地将设计思想转化为具有一定功能的原形,有效地缩短了产品的研究开发周期,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推出适应市场变化的新产品,在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2.1快速原形制造技术概述2.1.1RP起源1892年,Blanther主张用分层方法制作三维地图模型。分层制造三维物体的思想雏形,可追溯到4000年前,中国出土的鲁漆器,用黏结剂把丝、麻黏结起来铺敷在底胎上,待漆干后挖去底胎成形。考古也发现古埃及人在公元前就已将木材切成板后重新铺叠翻成叠合材料,类似现代的胶合板。1979年东京大学的川威雄教授,利用分层技术制造了金属冲裁模、成形模和注塑模。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美国3M公司的AlanJ.Hebert(1978年)、日本的小玉秀一(1980年)、美国的Charlesw.Hull(1982年)和日本的丸谷洋二(1983年),各自独立地首次提出了RP的概念,即利用连续层的选区固化制作实体的新思想。而美国的Charlesw.Hull则完成了第一个RP系统——StereolithographyApparatus,并于1984年获得专利,这是RP发展的一个里程碑,随后许多快速成形的概念、技术及相应的成形机才得以相继出现。2.1.2RP零件图形处理过程快速原形制造的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