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硕士教学设计届别:2013届类型:农村教育硕士姓名:曾万军学号:2008200358导师:焦彩珍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3年11月8日教学设计教学题目(注明教科书名称及章节、页次题目等)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第一节第2-10页《你能证明它们吗》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概念,两个定理的理解及应用。技能目标:理解对称思想的使用,学会运用对称思想观察思考,用等腰三角形的思想整体观察对象,总结一些有益的结论。情感目标:体会数学的对称美,体验团队精神,培养合作精神。课的类型新授课主要教学方法使用导学法、讨论法;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分组学习和讨论。直观教具多媒体课件片断,学生自带剪刀,圆规,直尺等工具;每人得到一张印有“长度为a的线段”的纸片。自用参考书九年级数学(上)鼎尖教案本节教材难点及重点重点:1、等腰三角形对称的概念。2、“等边对等角”的理解和使用。3、“三线合一”的理解和使用。难点:1、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具体应用。2、等腰三角形图形组合的观察,总结和分析。1教学效果的分析1、等腰三角形是基本的几何图形之一,在今后的几何学习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构成复杂图形的基本单位,等腰三角形的定理为今后有关几何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力的工具。2、对称是几何图形观察和思维的重要思想,也是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常用出发点之一,学好本节知识对加深对称思想的理解有重要意义。3、例题中的几何运算,是数形结合的思想的初步体验,如何在几何中结合代数的等量思想是教学中应重点研究的问题。4、新教材的合情推理是一个创新,如何把握合情推理的书写及重点问题,本课中的例题也进一步做了示范,可以认真研究。5、本课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对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重要的意义。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运用课题引入:让学生观察两把三角尺,从三角形分类思考“两把三角尺的形状除了角度不同外从直观图形上,回忆小学板书设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例1:性质1:性质2:课堂练习:2导入新课学生观察,教师引导:还有什么区别”在对学生思考结果的总结基础上,引入新课题。新授:1、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概念,腰,底边,顶角,底角。2、[活动一]指导学生做一做,要求:在事先准备的纸上,画一个腰长为a的等腰三角形,并将它剪下来,与组内其他成员的作品放在一起,并观察和回答问题。[活动二]问题(1)活动1中剪出的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ACBDACBD(2)把剪出的等腰三角形ABC沿折痕对折,找出其中重合的线段和角,填写表格。重合的线段重合的角(3)你能猜一猜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吗?说知识,体会等腰三角形。通过学生观察,教师的引导,归纳出等腰三角形的第一条性质,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品质。3学生证明,教师板书学生证明,教师板书说你的猜想。[猜想论证一]问题:(1)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什么?(2)用数学符号如何表达条件和结论?(3)如何证明?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猜想论证二]问题:做出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ACBDACBD性质2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合作交流:如何证明?培养学生的语言转换能力,增强理性认识,体验性质的正确性,提高演绎推理的能力。4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1)(2)。教师参与讨论,认真听取学生的分析,引导学生找出角之间的关系,书写解答过程。巩固练习小试牛刀(1)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为75°,它的另外两个角为_______;(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70°,它的另外两个角为___________________;例题讲解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求△ABC各角的度数。变式练习:(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70°,它的另外两个角是______。(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90°,它的另外两个角是______.(3)在△ABC中,AB=AC,∠BAC=培养学生正确应用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增强应用意识,参与意识,巩固所学性质。及时巩固所学知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