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查房记录骨科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责任护士:主持人:时间:中医诊断:1.腰腿痛西医诊断:1.腰4/5椎间盘突出2•椎管狭窄参加人员贴照片处责任护士:一、病情介绍姓名:性别:年龄:床号:职业:农民主要病情介绍:患者因腰及右下肢麻木疼痛3个月,加重1天入院,入院时神清,表情痛苦,强迫体位。患者于三个月前劳累后出现腰部、右侧臀部及右下肢麻木、疼痛不适,活动不利,症状反复发作,并逐渐加重,曾行输液、膏药外敷、推拿及针灸等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为进一步诊治,拟“腰椎间盘突出症”收住我科。二、护理体检:体温:36.7°C、脉搏:66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15/65mmH。腰椎生理曲度存在,约于腰5骶1及右侧椎旁压痛(+),叩痛(+),无明显双下肢后外侧、足背部后外侧及足底麻木皮感减退,仰卧挺腹试验(+),直腿抬高试验:右侧40°(+),右侧75°(-),末梢血运及足踝趾活动可。中医诊断:腰腿痛/气滞血瘀西医诊断:1.腰4/5椎间盘突出2.椎管狭窄中医辩证:患者男性,长期劳作,腰部经络受损,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故见疼痛,气血运行不畅,肢体失去濡养,故见胀麻。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紧。治疗原则:1・卧硬板床休息,指导功能锻炼。2中药治宜活血舒筋,行气止痛,口服地龙舒腰口服液。3.西医脱水、抗渗出等药物对症治疗。三、护理诊断1.疼痛:与椎间盘压迫神经有关2.有腹胀便秘的危险:与长期卧床、肠道失养有关3.皮肤完整性受损:与长期卧床有关4.知识缺乏:与缺乏疾病预防相关知识有关5.生活自理能力减弱:与腰痛有关6.有发生肌肉萎缩的危险:与废用性萎缩有关四、护理目标1.疼痛缓解2.无腹胀便秘3.皮肤完整4.使患者掌握预防及护理常识5.提高生活自理能力。6.无肌肉萎缩发生五、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1.生活起居护理:急性期患者以卧床休息为主,下床活动时戴腰围保护和支撑,不宜久坐。指导患者正确咳嗽、打喷嚏的方法,注意保护腰部,以免加重疼痛。2.饮食护理:宜食清淡易消化活血化瘀之品,如黑木耳、金针菇、桃仁等,3.用药护理;①遵医嘱按时给药,密切注意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②中药汤剂宜早晚饭后温服。4.功能锻炼指导: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要注意持之以恒。卧位直腿抬高,交叉蹬腿及五点支撑、飞燕式的腰背肌功能锻炼。5.疼痛护理:①评估疼痛的程度、性质、原因、伴随症状,做好疼痛评分。②疼痛出现烦躁时,使用安神静志法:患者闭目静心全身放松、平静呼吸,或听音乐,以达到周身气血流通舒畅。6.皮肤护理;①保持皮肤及床单清洁,定期温水擦浴。②协助患者每2小时轴线翻身一次。7.腹胀便秘护理:①多食粗纤维的食物,多食新鲜蔬菜如芹菜、白菜、丝瓜、青菜等,多饮水。②病情稳定后适当运动,睡前进行腹部按摩,一天两次,每次15-20分钟,促使肠蠕动而排便。③必要时予以麻仁丸、番泻叶、大黄粉等导泻。8.情志护理:①耐心做好患者思想工作,安慰患者,解释疾病转归,诊疗,让患者感到安全,信赖,同时做好家属的工作,使患者情绪稳定。②疼痛时出现情绪烦躁,使用安神静志法:患者闭目静心全身放松、平静呼吸,以达到周身气血流通舒畅。(二)中医特色护理疗法:1.耳穴埋豆:改善微循环,减轻疼痛,取穴:神门、皮质下、肝、肾、交感等穴。2.中药贴敷:通过局部刺激,调节脏腑功能,促进肠蠕动,消除腹胀便秘,取穴:中脘、气海等。六、护理评价1•患者疼痛基本缓解。2.饮食宜忌能基本掌握。3.患者皮肤完整。4.患者对预防知识基本掌握。5.患者生活有家属协助。6.患者无肌肉萎缩。七、出院指导1.慎起居,避免疲劳,顺应四时变化增减衣物。2.注意饮食调护,平衡膳食,忌肥甘厚味之品,定时定量进餐。3.指导患者进行合理有效、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4•调畅情志,避免急躁易怒。5.定期门诊复查,根据医嘱要求,按时服药,切忌自行服药或停药。八、讨论XX(N2):患者术后要观察伤口敷料渗出情况,保持伤口负压引流管通畅,定时倾倒引流液,更换引流装置。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的变化,并正确记录,。XXX(N3):患者由于长期卧床,易引起便秘,指导患者顺时针按摩腹部,每日两次,每次15分钟。院内制剂大承气汤深度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