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实验室组织与管理要点导航掌握实验室组织与管理的含义及其原则。熟悉实验室组织管理机构设置原则与职责,实验室设置的基本原则和条件。了解高等院校实验室管理模式;实验室的命名原则。实验室组织管理形式是管理组织基本结构的具体表现形式,它随着实验室的产生和发展不断演变,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实验室组织管理受实验室建设规模、依托学科类别、专业性质、分布地点、管理水平以及管理人员的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实验室的管理组织形式应该具有多样性和适应性的特点。第一节实验室组织与管理模式一、实验室管理与组织的含义(一)实验室管理的含义实验室管理就是由实验室的领导者及其有关职能部门管理者和全体实验室工作人员,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对实验室的各类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以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实现实验室的目标(任务),体现社会、经济效益。实验室管理的概念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管什么即管理的客体是什么。实验室管理主要是对实验室系统内各类活动进行的管理。实验室的各类活动就是管理的客体。谁来管即管理的主体是谁。实验室及管理机构的领导者和全体职工行驶管理职能,从事一定的管理活动。怎么管即如何进行管理。人们对实验室活动的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监督和调节等系列管理职能进行的。只有熟悉和运用多种管理职能,才能顺利地完成管理的任务。为什么管即管理的目的。管理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实现既定目的的手段。实验室管理的目的,就是适应内、外部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实验室系统的目标,缺德尽可能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根据什么管即如何提高管理的效益。实验室管理是人们的主观行为,但主观行为必须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要实现管理的目的,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办事。实验室管理的有效性取决于人们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程度。(二)实验室组织的含义无论是对人或对物,还是对实验室或整个高等教育事业,要想履行管理的职能,都必须有一定的组织活动和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组织是有意识地协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的活动或力量的协作系统。对于实验室的组织就要将实验室内部的人、财、物等资源合理配置,建立组织框架,高效利用现有资源,努力实现已制定的目标。实验室的组织框架通常为金字塔型,以组织框架图来表示,它明确了上下级关系,专业组之间以及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实验室管理者应投入一定的精力建立和维持这种层次关系,维护这种层次关系主要应通过制定实验室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程序文件来实现。常见的组织管理框架图如图,图。在进行组织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原则。目标性每一个工作岗位都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任务,这些岗位应与实验室的总体目标保持一致。权威性必须明确界定每一个工作岗位的权限范围和内容。责任性每一工作人员都应对其行为负责,责任应与工作权限相对应。分等原则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清楚其在实验室组织结构中所处的位置。命令唯一,性一个人应只有一个上级,不宜实行多重领导。协调性实验室的活动和工作应很好结合,不应发生冲突或失调。二、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含义实验室管理具有系统的属性和特征,是综合主、客观因素而特定的管理系统。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建立,是从实验室的整体出发,把每个实验室及其要素看成系统中的一部分,通过全盘规划、统一指挥,实现最佳控制,以取得管理的最好效果。系统原理强调系统分析,它是把组成一个系统的各个要素在空间和时间上进行有序排列和组合,一次建立起完成各个分目标任务的若干子系统。实验室管理系统一般包含实验教学管理、科研实验管理、实验室人员管理、仪器设备管理、经费管理、信息管理等管理子系统。高等学校实验室管理系统是高等学校管理系统的子系统,与高等学校管理系统的其他子系统,如教学管理、科研管理、财务管理、基本建设管理、后勤管理等系统发生各种形式的有机联系,同时也与社会的很多系统发生联系。三、实验室管理的产生与发展科学发展的动力是生成发展的刺激,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实验室管理工作时伴随着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