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临床运用管理规定根据卫生部38号文件规定内容及我院抗菌药物实际应用情况,特制定如下规定:1、Ⅰ类切口手术一般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确需使用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药物选择、用药起始与持续时间。2、手术前为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手术后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药。以下情况可以考虑用药: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手术涉及重要脏器,如头颅、心脏、眼等;异物植入手术;高龄或免疫缺陷等高危人群。3、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4、Ⅰ娄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5、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蓖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DD以下。6、清洁手术:用药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清洁一污染手术:24小时,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污染手术:依据患者情况酌量延长。7、术前0.5-2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术中可给予第二剂(术中追加)。8、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外科手术期预防用药。9、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在临床工作中需要严格执行,原则上应选广普、有效(杀菌剂而非抑菌剂),能覆盖手术部位感染大多数病原菌的抗菌药物,同时兼顾安全价廉。表一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手术名称抗菌药物选择颅脑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颈部外科(含甲状腺)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经口咽部粘膜切口的大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可加用甲硝唑乳腺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周围血管外科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腹外疝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胃十二脂肠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阑尾手术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噻肟;可加用甲硝唑结、直肠手术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可加用甲硝唑肝胆系统手术第二代头孢菌素,有反复感染史者可选头孢曲松或头孢哌酮或头孢哌酮/、舒巴坦胸外科手术(食管、肺)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心脏大血管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泌尿外科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一般骨科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应用人工植入物的骨科手术(骨折内固定术、脊柱融合术、关节置换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妇科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涉及阴道时可加用甲硝唑剖宫产第一代头孢菌素(结扎脐带后给药)10、外科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要点是掌握好适应证,选择适当药物,适宜给药时机,坚持短程给药。11、预防创口感染,选择窄谱抗菌药物,预防手术后感染,选择广谱抗菌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选择用药介于两者之间。12、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菌种类及细菌药敏试验结果选药。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药。还需综合患者病情制订治疗方案。13、注意抗菌药物在特殊生理、病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基本原则,必须遵循:表二肾功能减退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表抗菌药物肾功能减退时的应用红霉素、阿氨苄西林头孢哌酮氨苄西林/舒巴坦氯霉素奇霉素等阿莫西林头孢曲松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两性霉素B大环内酯类哌拉西林头孢噻肟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异烟肼利福平美洛西林头孢哌铜/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甲哨唑克林霉素苯唑西林伊曲康唑口多西环素服液可应用,按原治疗量或略减量青霉素头孢氨苄头孢唑肟氧氟沙星磺胺甲唑羧苄西林头孢拉定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甲氨苄啶阿洛西林头孢呋辛氨曲南加替沙星氟康唑头孢唑啉头孢西丁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环丙沙星吡嗪酰胺头孢噻吩头孢他啶美罗培南可应用,治疗量需减少庆大霉素万古霉素妥布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奈替米星替考拉宁阿米卡星氟胞嘧啶卡那霉素伊曲康唑静脉注射剂链霉素避免使用,确有指征应用者调整给药方案*四环素呋喃妥因特比萘芳土霉素萘啶酸不宜选用注:*需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或按内生肌酐清除率(也可自血肌酐值计算获得)调整给药齐量或给药间期。表三肝功能减退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表抗菌药物肝功能减退时的应用青霉素、庆大霉素万古霉素氧氟沙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