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摄像基础知识专题讲座一、初学摄像应注意的问题二、摄像机的基本结构与原理三、固定拍摄与运动拍摄四、镜头配置与场面调度五、画面的组接原理六、剪辑中的结构与节奏七、分镜头稿本的制作1.稳为了保证画面的稳定,不论是固定镜头还是运动镜头,在拍摄过程中必须保持摄像机机身的相对稳定。肩扛摄像机的正确姿势和方法是:第一步:正对被摄物,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身体挺直站立,重心落在两脚中间。右肩扛摄像机身(一般便携式摄像机的底部都有肩托,使其跨落在肩上),右手把在扶手上,并操作电动变焦以及录像机的启停,右肘放在胸前,作为摄像机的一个支撑点。左手放在聚焦环上,进行焦点调节。第二步:右眼贴在寻像器遮光罩上,通过放大镜观着寻像器中的被摄图象,这时眼睛也是使摄像机稳定的一个重要支撑点。固定拍摄时左眼可以闭上或睁开,但移动拍摄时必须睁开,观看周围的景物情况。第三步:2/21在录制前,先吸足一口气憋住再启动录像机,录制期间应尽量屏住气不要呼吸,直到这个镜头录完为止。因为肺部呼吸的起伏有可能会影响肩上的摄像机。拍横摇运动镜头时,两脚不动,身体扭向侧面从起幅开始拍摄(运动镜头开始留有一定时间的固定镜头为起幅),然后随着身体转回到正面,摄像机也摇向正面,最后落幅(运动镜头结束时留有一定时间的固定镜头,为落幅)是落在身体的正面。若按相反顺序扣摄,身体最后可能会失去平衡而导致画面不稳。2.清为保持画面清晰,首先应保证摄像机镜头清洁,然后就是调整聚焦。无论是拍摄远处还是近处的物体,都要先把镜头推到焦距最长的位置,调整聚焦环使图象清晰,因为这时的景深短,调出的焦点准确,然后再拉到所需的合适的焦距位置进行拍摄。3.平通过寻像器看到的景物图形应该横平竖直,即景物中的水平线应与荧光屏横边框相平行,垂直线与竖边框相平行。4.准准是指根据录制内容的要求准确地摄取一定的景物范围,也就是说通过一定的画面构图能准确地向观众表达出你所要阐述的内容。5.匀匀是指摄像机在运动拍摄时速度要匀,以保证节奏的连续性。(一)摄像机的原理不论是什么样的摄像机,其工作的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即把光学图象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当我们拍摄一个物体时,此物体上反射的光被摄像机镜头收3/21集,使其聚焦在摄像器件的受光面(例如摄像管的靶面)上,再通过摄像器件把光转变为电能,即得到了“视频信号”,但信号很微弱,需通过预放电路进行放大,再经过各种电路进行处理和调整,最后得到的标准信号可以送到录像机等记录媒介上记录下来,或通过传播系统传播或送到监视器上显示出来。(二)摄像机的组成和功能摄像机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镜头系统、主机、寻像器、附件。1、镜头“镜头”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安装在摄像机上的、由许多光学玻璃镜片及镜筒等部分组合而成的光学装置,另一种是指电影或电视拍摄时的一段固定或活动图象的内容。我们主要用的是前一种。摄像机上的镜头与普通照相机的镜头起着同样的作用,用来收集从物体反射来的光,并使其聚焦并投射到摄像器件的受光面上。(1)焦距焦距是镜头的基本特性。按透镜焦距的长短,可分为不同的镜头:有短焦距镜头;有长焦距镜头;介乎两者之间的镜头为中焦距镜头。而要实现从长焦距镜头到短焦距镜头或短焦距镜头到长焦距镜头的变化就需要用一个翅翘板式的按键控制以实现在一定范围内焦距连续可调。变焦镜头从最长焦距到最短焦距,可以开始于任何焦距长度,然后推入(焦距变长)、拉出(焦距变短),改变着成像的大小和视场,使景物在视觉空间里移近或移远(未改变实际物距)。(2)调焦4/21调焦也可称为聚焦。当像平面落在摄像器件受光面的前方或后方时,拍摄的图象显得模糊不清,称为散焦。因此,我们必须通过调焦(聚焦)过程,使光线通过摄像机镜头后准确地会聚在摄像器件的受光面上,得到轮廓清晰的图象。(3)光圈光圈是控制镜头透光能力的装置。光圈的调整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手动调整,一种是自动调整。手动调整就是当摄取的景物亮度变化范围较大时,摄像人员必须及时跟踪调整光圈,以保证图象信号电平处于正常范围,否则图象处将失去灰度层次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