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势能教案教学目标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会用重力势能的定义式进行计算。理解重力势能的变化和重力做功的关系,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理知道重力势能的相对性和重力势能变化的绝对性。了解势能及弹性势能的概念。教学重点重力势能重力势能的变化和重力做功的关系教学难点重力势能的变化和重力做功的关系主要内容一、重力势能EP1.定义:通俗地说,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用符号E表示,物p体的质量越大,离地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2.定义式:E=mgh,即物体的重力势能E等于物体的重量mg和它的高度h的乘积。Pp•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是焦耳(J)。•重力势能是状态量。5.重力势能是标量,即只有大小,没有方向。.重力势能的相对性要确定重力势能的大小,首先必须确定一个参考平面(高度为零,重力势能为零的一个水平面)。相对于不同的参考平面,在确定位置上的物体的重力势能有不同的值,这就是重力势能的相对性。例如:水平桌面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为H,一小球在水平桌面上方h高处,选水平桌面为参考平面时,小球的重力势能为mgh;若选地面为参考平面,小球的重力势能就是mg(H+h)。选择哪个平面做参考平面,原则上是任意的,而不是硬性规定的,因此重力势能虽是标量但却有正负之分。比如:物体在参考平面以上h高处,其重力势能为EP=mgh;当该物体在参考平面以下h低处,其重力势能就是-mgh,重力势能的正负可表示大小,比如对同一个参考平面,重力势能有一2J和一3J两个值,比较其大小有一2J>一3J。实际问题中选择哪个水平面作为参考平面?可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通常(没有特别说明时)选择地面作为参考平面。.重力势能是属于系统的如果没有地球,就没有重力,也就谈不上重力势能了,所以重力势能是属于物体与地球所组成的系统所有的。(重力势能的这个特点与动能不同,动能是运动物体单独具有的)通常我们说物体具有多少重力势能,只是一种简略的习惯说法(严格地说应是,某物体与地球这一系统具有多少重力势能)。8.对重力势能相关问题的理解重力势能是一个相对量,它的数值决定于零势能位置参考平面的选择。同一个物体在两个位置上重力势能的变化量是绝对的,与零势能位置的选择无关。零势能位置的选择是任意的。实际问题中应以计算方便为原则。常见的是以地面为零势能位置。重力势能是一个标量,没有方向,但有正负。时,表示物体的重力势能比在零势能位置时多;时,表示物体的重力势能比在零势能位置时少。重力势能是物体和地球这一系统所共有的,不是物体单独所有的。通常说某物体的重力势能是多少,只是一种简化的说法。【例一】如图所示,桌面距地面.,一物体质量为,放在距桌面.的支架上。以地面为零势能位置,计算物体具有的势能,并计算物体由支架下落到桌面过程中,势能减少多少以桌面为零势能位置,计算物体具有的势能,并计算物体由支架下落到桌面过程中势能减少多少【例二】关于重力势能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重力势能的大小只由重物本身决定。.重力势能恒大于零。•在地面上的物体,它具有的重力势能一定等于零。.重力势能实际上是物体和地球所共有的。二、重力势能的变化△定义: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与零重力势能参考平面的选择情况无关,这叫做重力势能变化的绝对性。三、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综上所述,可得关于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的普遍结论是:.力对物体做正功时,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重力所做的功;.重力对物体做负功或者说物体克服重力做功时,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增加的重力势能等于物体克服重力所做的功;•其定量关系式为:△即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增量的负值。.要重力做功不等于零,重力势能就发生变化;也只有在重力做功不等于零时,重力势能才发生变化。以上结论不管是否有其他力对物体做功,也不管物体怎样运动均成立。四、重力做功的特点重力所做的功只跟初位置和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跟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因为重力是恒力,大小恒定,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根据恒力做功的公式可知,重力做功的大小由重力大小和重力方向上位移的大小即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差决定,与其他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