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土地复垦方案三合一编制提纲为规范和统一我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土地复垦方案“三合一”后的编制标准和格式,指导全省矿山企业或中介服务机构科学编制该方案,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98号)、《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以及《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TD/Z1031-2011)及江西省国土资源厅有关要求,按照“兼顾三方,合而不重”的原则拟定了编制提纲。今后在编制和审查方案时应当主要依据此编制提纲的格式和内容,相关技术要求按照国家相关规范、文件和省国土资源厅有关要求执行。一、概述(一)编制目的、范围及矿山概况重点介绍矿山企业性质、位置、交通概况,方案编制目的及用途,以及许可范围并附西安80拐点坐标表。(二)矿山自然概况矿山自然地理、地形地貌、气候特征以及土地分类现状等。(三)区域地质背景和土地利用现状包括地层岩性、岩浆岩、地质构造与地震、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土地利用现状、矿山及周边人类工程活动情况、矿山地质环境和土地条件小结。(四)矿山开采历史及生产现状简要介绍本矿山的开采历史,介绍矿山开发利用方案、开采设计、生产能力核定等报告的编制及审批历史。重点介绍本矿山生产现状,包括周边相邻矿山、开采方式及开拓现状,特别是开拓开采方式、工业场地、现有井筒特征及参数等,为方案是否能利用提供依据。(五)编制依据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列出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名称,如经备案的地质勘查(储量核实)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改扩建矿山还需列出矿山目前生产实际资料。(六)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该矿产品在国内外需求情况、市场供应情况以及产品价格分析。二、矿产资源概况(一)矿区总体概况矿区资源概述以及本方案与矿区总体开发开发的关系。(二)本项目的资源概况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3.涉及利用矿产资源储量情况。以最近一次备案报告的资源量为依据;4.对地质报告的评述。对矿区所有能利用的各类地质报告,从勘查程度、开采技术条件二个方面是否满足本方案编制需要来评述,有存在问题的要提出本方案采取的措施。如果上述二个条件之一不能满足开发利用方案编制要求,则不能进行下步编制。三、主要建设方案的确定(一)开采方案1.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的确定从合理利用现有资源的角度出发,提出二个及以上可能的生产规模进行方案比较论证从而确定一个合理的生产规模。从矿体品位、选冶性能、废石混入、市场需求等方面来确定可供选择的产品方案,并确定本方案米用的产品方案。2.确定开采储量依据前述保有资源储量,首先确定本方案设计的开采矿体,根据相关规范,对333类资源量进行折算,扣除各类保安矿柱及未利用资源后,计算设计利用源量。333类资源量的折算、保安矿柱的留设应论述原则和依据。3.矿床的开采方式根据方案设计矿体的赋存情况及开采技术条件等因素确定采用露天开来或地下开采方式。对于来用露天开采或地下开采优势不明显的矿床,应进行开采方式的技术经济比较,以经济合理剥采比确定最佳方案。4.开拓运输方案及厂址选择根据矿区地形、矿体赋存条件、备选厂址工程地质条件及环保要求,对比各种可供选择的开拓运输系统及厂址配套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论证,提出推荐方案。(二)防治水方素当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有径流大量渗漏时,需采取地下和地表的防治水措施,以确保安全生产,应进行全面防治水方案的综合比较,并提出推荐方案。四、矿床开采(一)露天开采1.露天开采境界。阐明圈定露天开来境界的原则、方法及所采用的经济合理剥采比。2.露天开拓运输方式、采场构成要素及其技术参数。3.露天采剥工艺及布置、主要采剥设备选型以及总平面布置。4.开采回采率。原则上不低于国土资源部公告中相应矿种的最低要求。(二)地下开采1.确定矿区开采顺序并阐明首采地段选择的原则和依据。2.生产规模的验证及论证。3.从开采技术条件、水文地质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