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参考计划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打算一、本学期教学总的目的要求: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联络已有的知识经历,经历将实际咨询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经历探究和理解分数的意义、性质和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构成必要的计算技能。2、让学生在用数对确定位置,认识圆的特征以及探究和掌握圆的周长、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获得有关的根底知识和相应的根本技能。3、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相关数据的过程,能进展简单的分析和交流;能按要求完成相关的折线统计图。数学考虑:1、在认识等式、方程,探等过程中,开展抽象思维,加强符号感。2、在认识公倍数、公因数等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思维质量。3、在认识分数的意义等过程中,开展合情推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才能,不断加强数感。4、在学惯用数对确定位置,认识圆等过程中,锻炼形象思维,开展空间观念。5、在学习统计过程中,进一步加强统计观念,培养统计才能。处理咨询题:1、能从现实情境中发觉并提出一些数学咨询题,并能用所学的方程、分数、数对等数学知识和方法处理咨询题。2、在列方程处理实际咨询题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其根本思路和方法,体会其特点和价值。3、在用数对描绘简单行走道路和简单的图形变换等活动中,提高合作交流的才能。4、能应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处理一些简单的实际咨询题。情感与态度:1、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感受本人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2、在探究数学知识、发觉数学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考虑的条理性、严谨性,不断加强自主探究的认识。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处理简单实际咨询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络。二、本学期教学主要内容:本册的教学内容主要有:方程、确定位置、公倍数和公因数、认识分数、找规律、分数的根本性质、简单的统计、分数加法和减法、实践活动、处理咨询题的策略、圆、实践活动、整理与复习三、教改措施:1、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根底上都能得到提高。2、注重学生知识构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历和方法的积累,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学习方式上能够多采纳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讨论、抢答等方式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四周情境中发觉数学咨询题并能用所学知识处理咨询题的才能。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内学知识,课外学技能,运用理论,使学生真正做到将知识的掌握灵敏运用。4、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适应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咨询题、处理咨询题的才能。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适应。5、精讲多练,熟能生巧。四、班级情况总体分析:五(3)班有学生47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17人。上学期及格率均为98%,优秀率达72%。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拟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历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开展,根底知识掌握结实,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才能。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等才能。有个别学生根底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教师催促并辅导。本学期将重点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正确学习的动态。五、各单元主要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重点与难点等:1、方程(8课时)(1)使学生在详细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实际咨询题,会列方程处理一步计算的实际咨询题。(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咨询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咨询题数学化的经历,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开展抽象思维才能和符号感。(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考虑、主动与别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适应;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自决心,产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