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褚时健传》有感一生传奇两座丰碑令人高山仰止旅途匆匆,在机场购得《褚时健传》,只为打发无聊的旅程,粗略一翻,便被书中人物的传奇经历所吸引,夜不能寐,直至看完,感慨良多。褚时健,这是一个在中国烟草史上举足轻重的名字,毕其17年之功将玉溪卷烟厂发展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五的龙头企业,临近退休却折戟沉沙。十几年后,褚时健的名字因为橙子享誉大江南北,以75岁高龄重新创业的故事,激励和造就了无数不甘平庸的创业者,成为他们的精神教父。一、命运多舛,百折不挠公历1927年12月24日,褚时健出生在XX省XX县区矣则村的一个彝族家庭,父亲褚开运是一个做木材贩运的小商贩,家里六个孩子,其为长子。褚时健幼时嬉戏于南盘江畔,善水、捉鱼更是一绝,既能卖掉一些贴补家用,又能拿回家改善生活。上小学期期间,父亲在做生意时被日本飞机炸伤,后病故,家道中落,日子过得艰难,作为长子他经常回家帮母亲在自家的烤酒作坊里烤酒后出售,艰难的维持生计。为了能让他有出息,母亲倾其所有送他去昆明读中学,由于善动脑,将自己捉襟见肘的生活打理的有声有色,落得“会生活”的名声,而被老师同学推选为生活委员,使得学校的食堂很受同学的欢迎,一个初中生为全校同学管伙食,确乎不易。在这期间,有机会回家后帮母亲干农活、烤酒,维持生计,两个年幼的弟弟因痢疾治疗不及时而病故,生活日益维艰。1948年,褚时健回乡做了一名小学老师,同时受两个堂哥影响,先为共产党做些传递情报等外围工作、后参加了游击队,被整编为正规部队后,由于文化高、作战勇敢,被任命为连队的指导员。他的堂哥、堂弟均在战斗中牺牲。1949年12月,云南解放,他在XX县区地方工作,褚时健在土改工作中表现突出被发展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又被送到省委党校学习,后在玉溪地委宣传部和人事科任职,他最擅长和人谈话,化解对方的思想心结,也有了办事能干的名声。工作第1页共4页期间结识了军转安置的小学教师马静芬,后两人结婚成家,育有一双儿女。1957开始的“反右”运动中,褚时健任地委人事科科长,对上级设定的反右比例打折扣执行,落得同情右派的罪名1958年“大跃进”运动中,他对虚报产量有质疑,又对地委专员过分的私生活要求置之不理,从而在“反右补课”运动中被定为“右派分子”。1959年至1979年,被下放劳动改造,种过地、养过马、榨过糖,生活艰苦,心中极为苦闷,但在那里都能和身边的右派和周边的群众搞好关系,打成一片,苦中有乐。二、善于管理、百尺竿头还是右派分子的劳动改造期间,就被任免为一个入不敷出的县办糖厂的生产副厂长。他到厂后,蹲在一线,找出亏损的关键,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改造,当年就实现了扭亏为盈,同时改善职工生活,职工工资也大幅度提高,厂里所有人都对他很服气,虽然是右派分子,也没有被斗争过。他被平反摘帽后,结束省委党校的学习,他拒绝了组织上地委组织部长、分管经济副专员职位的工作安排,不计较个人得失荣辱,坚决要去企业,投身到百废待兴的企业改革一线中去,他觉着只有干具体工作才最实在。1979年9月,52岁的褚时健去了玉溪卷烟厂,一干就是17年,经历千难万险,铸就了人生的第一座丰碑,直至69岁时戛然而止。他初到烟厂时,员工是软、懒、散,车间是跑、冒(气)、滴(水)、漏(原料),厂内还有成群的鸡鸭乱跑,工人无心上班,产品被退货后积压严重。他冲破重重阻力,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要回企业自主权,避免“文革”刚结束后帮派和人事斗争;打破陈旧观念,树立竞争和利润意识;规范企业运行方式,建章立制,看事说话而不是看人说话;进行收入分配改革,向一线和关键岗位倾斜;改善职工生活水平,提高职工住房条件,做到安居乐业;引进先进的设备和工艺,进行技术革新和改造,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烟叶,惠利烟农,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减少浪费,明确质量就是企业生命的第2页共4页观念,扩大规模,多元投资,铸就红塔集团企业帝国。当时,红塔山香烟成为中国香烟第一品牌,集团年上缴利税300亿元,他也被XX省政府决定无限期延迟退休。三、奋发向上、百炼成钢1999年1月,褚时健因经济犯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后减刑至17年。彼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