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通过观察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各种杠杆得到杠杆的定义,并能在杠杆上确认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②能准确地画出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③能判断日常生活中杠杆的种类。(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杠杆,培养观察能力。②在实验中感知各类杠杆的特点。(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让学生感受杠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探究的乐趣。②运用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杠杆,进一步感受到生活和科学的关系。教学重点:(1)杠杆的定义、五要素及分类。(2)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的画法。(3)生活中杠杆种类的判断。教学难点:(1)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的画法。(2)生活中杠杆种类的判断。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合作学习归纳法练习法教学用具:剪刀、指甲刀、起钉锤、镊子、钳子、起子、木棒、直尺、挂图、重物、铁甲台、钩码、弹簧测力计等教学过程:【认识杠杆】用阿基米德的话:“给我一个立足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我就能搬动地球。”来引入课题。在通过几幅有关生活中杠杆的图片,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杠杆。通过学生间的交流,归纳出杠杆的定义。通过阅读课本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杠杆:在力的作用下绕固定点转动的一根硬棒。(注意: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曲的,但必须是硬的即在力的作用下不会发生形变。)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叫指点。动力:驱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动力。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阻力。`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阻力臂。(注意:力的作用线就是,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上的一条直线。)【杠杆力臂的作法】一、找支点。二、画力的作用线。三、定距离。(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四、标力臂。【杠杆的分类及特点】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和讨论生活中的一些杠杆及动手做一些简单实验来感知不同类杠杆,经过交流讨论后归纳出不同种类的杠杆及它们的特点。动力臂、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动力、阻力的大小关系特点实例省力杠杆L1>L2F1F2省距离费力镊子、理发剪刀等臂杠杆L1=L2F1=F2不省力不费距离天平小结(1)杠杆的定义:(2)杠杆力臂的作法:(3)杠杆的分类及特点:板书设计第九章机械和功第一节杠杆一、杠杆:在力的作用下绕固定点转动的一根硬棒。二、杠杆的五要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动力:驱使杠杆转动的力。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三、杠杆力臂的作法1、找支点。2、画力的作用线。3、定距离。(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4、标力臂。四、杠杆的分类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