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课题:最小公倍数(一)课型:新知探究课课时:1课时学习目标:1、我能经历具体的操作活动,认识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2、我会在集合图中分别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和它们的公倍数。3、我能在探究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重难点: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激情激趣导入目标独立思考个体探究分享交流合作探究展示提升启发探究随堂笔记导学引航目的、方法、时间独学指导内容、学法、时间互动策略内容、形式、时间展示方案内容、方式、时间重点摘记成果记录规律总结1、故事导入;有一位老人,他有两个女儿,一天,两个女儿同时回家了。大女儿说:我5天回一次家。二女儿说:我7天回一次家。那么,经过多少天以后两个女儿会再次同时回家呢?2、解读目标内容:1、分别写出4和6的倍数2、自主探究①、试着找一找4和6公有的倍数②、其中最小的公倍数是多少?③、我还会用集合图表示两个数的倍数与公倍数的关系3、思考:两个数有没有最大的公倍数?如果给定一个范围,有没有最大的公倍数?自学教材第68页的例1对学分享独学收获;1、互述4和6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2、向小对子展示自己的集合图建议:别忘了在右侧的“随堂笔记”中记下“我的发现”哦!群学合作研讨:1、谈谈两个数的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意义。2、填集合图时应该注意些什么?预展:针对展示方案,分组进行思考展示方式及预展。展示主题一:结合具体实例展示两个数的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建议:结合例1进行展示展示主题二:任意列举两个数字,用集合图表示两个数的倍数与公倍数。建议:列举两个10以内的数字展示主题三:举例说明两个数有无最大公倍数,为什么?展示主题四:展示导入部分的故事中,两个女儿经过多少天以后会再次同时回家。两个数的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堂测评分层达标落实基础★1、发展能力★★2、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在100以内的数中找出6的倍数和10的倍数,再找出它们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提升素养★★★3、下面的说法对吗?说一说你的理由。(1)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比这两个数都大。()(2)两个数的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4、在2的倍数上面画○,在5的倍数上面画△。2和5的公倍数有,最小公倍数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