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教育能改变吗》心得体会中国教育再度出发-----观《教育能改变吗。》有感陈名剑(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09数本4班2009224406)在《基础教育学教程》的课堂中,教育学老师推荐我们观看由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推出播放的六集纪录片《教育能改变吗。》,这部纪录片是以当今我国教育体制下存在的教育问题为题材,以专业、客观的角度直击教育焦点问题,反观如今教育界和全社会面对的教育现实问题,更唤醒人们乃至全民族对于中国教育的思考及反思。为什么中国教育的变革如此艰难,在风起涌动的世界改革浪潮中,中国的教育能改变吗。观看了这部纪录片后,给我感触最深的一点是,我们应当着力去贯彻和执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同时更要将我国的教育的制度深刻化、法律化,让我国的教育改革从高层面地回归到教育本原,杜绝一切形式化的“换汤不换药”的改革,让中国的教育再度出发,成为民族振兴的基石。第一集《起跑线上》。有那么一句我们耳熟能详的话。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家长们,然而,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和地区经济条件差异等等这些因素使得贫困地区的孩子们的教育远远地落后于发达地区的孩子。一方面,高昂的大学学费更使很多家庭望而却步,另一方面,不断传来了相当数量的应届大学生没有找到工作的消极消息,使得我国教育推上了改革的风头浪尖,甚至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但是当教育改革正在轰轰烈烈进行的时候却发现我们家长也正忙于“抢跑”、“择校”等等的“揠苗助长”式教育,寄望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确,我国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和贫困地区教育差异这样的问题也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了,家长们希望于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更是无可厚非,但是,赢在起跑线上的好孩子、好学生是我们教育所需要的结果吗。另一方面,这样的教育也并没有培第1页共4页养出杰出人才,并没有解答出“钱学森之问”。而上海闸北八中校长刘京海的一问:“教育难道只能把好学生教好吗。”更是让我们震撼于当今我国教育的目的,值得每位家长去反思与思考。赢在起跑线上,不过是走好小学、好初中、好高中、好大学、好前途的教育之路,但是我们需要自问,这真是孩子们需要的吗。对比日本式教育和汲取日本应试教育的改革经验,我们更加需要坚定我们改革的信心和决心,使得中国的起跑线教育回归到教育本身,让孩子们发掘自身的潜能和才能,创造性地发展。第二集《学习革命》。学习的革命看似是一句颇负震撼力的口号,然而这样一场革命能成功吗。美国一部《两百万分钟》的教育记录片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比了中美印三国的教育,也让我们警醒到我国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灌输式教育这种教育方法的消极层面,我认为,学习的革命,就是教育方法的改变,是创新型教育方式方法的探索。虽然基础知识或多或少需要灌输,但“灌输”绝不应该作为教育学生的唯一途径。借鉴美国式创新教育,学习芬兰等国的素质教育,我们应该尝试去改变和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教育现状的创新之路,但是绝不应该将他国的教育模式全盘复制,正如XX省的杜郎口中学的教育模式,即使如今它并不是一个普遍的教育模式,但是学习的革命不正是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不断是尝试的吗。这样的改革是需要一辈甚至是几辈人的共同努力。不管怎么说,杜郎口的教育模式终究是个例,但是它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教育模式值得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去思考和学习,也将在今后的教育改革中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第三集《公平之惑》。我国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和贫富地区教育状况差异大,这些教育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始终困扰着众多地方政府,做不到让每位孩子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也可谓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这并不能成为地方政府开脱的借口,就我观点,如今我国大部分地方政府都倾向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对于教育方面的投资相对比是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而正是在这样一个客观条件下,第2页共4页孩子们的教育就耽误在这杆不公平的天平上。那么关于平衡教育改革与经济发展两者关系,使得发展教育成为各地方政府重视的方面,引起社会各方面关注与支持,进一步优化现有的教育资源配置也将是我国对于存在教育不公平问题的一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