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学案岳麓版必修2问题导引学习感悟【使用说明】1、用20分钟时间依据知识结构勾划课本并写上提示语,尤其是勾划课本中的图片、小字及结论语,梳理基础知识,对背景、主要时间、地点、人物、结果、性质、影响进行记忆。2、将预习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用红笔标识出来以备课上小组探究、突破。“★”B层完成“★★”A层完成【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点。掌握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特征和影响;知道皇帝制度的由来和特点,认识郡县制的演变和特点。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获取历史信息和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认识秦代政治制度高度集权、严密、残酷的特征,初步理解秦制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深远影响。【学习重点】宗法制和分封制;秦朝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学习难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基础知识梳理】一、夏商政治制度1.夏朝:(1)约年,古代中国出现了第一个国家政权“夏”。(2)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从夏开始出现了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即制(它取代了原始社会的传贤的禅让制)2.商朝:(1)大约公元前年,商族首领成汤灭夏,建立商朝。(2)制度:内服是商王直接控制的地区;外服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商王通过两种不同的管理制度来处理本族和臣服的外族的事务。(3)政治特点:商王控制着内外服的实际权力;商王与其他各附属国形成配的关系;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二、封邦建国1.议一议:秦朝统一的条件有哪些?1.西周的建立与巩固: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国,定都镐京,史称。经历了短期的社会动荡,周公修改了商朝的内外服制度,大举实行分封,使政局稳定下来。2.西周实行分封制:(1)含义:分封制又称,是指周王在保证王室强大的前提下,将宗族姻亲等分派到各地,广建子国,用以巩固其统治的一种政治制度。(2)内容:①周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王畿地区由直接统治;②王畿以外地区,分封、、、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是分封的主体。③受封诸侯必须对周王尽义务,较商朝更为明确,由此周王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3)影响:①西周的不断扩大;②西周各封国与王室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周王以此确立了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③形成了“”的等级序列。三、宗法制度1.含义与目的:宗法制是周人把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制度,其目的是巩固分封制下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的上的矛盾。2.内容:①以为核心;②规定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的;③是土地、财产和权力的主要继承者,有主祭祖先的特权。3.作用和影响:①宗法制通过血缘亲疏,确立起一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的特权;②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力量、防止,强化了王权。四、维护工具:制定了各种,作为各级贵族的生活标准。是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四、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2.想一想:秦朝政治制度具有权力高度集中的特征,你对此怎样认识?3.议一议: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有着怎样的历史影响?(一)背景1.春秋时期,宗法分封制度的原则遭到破坏(1)周王室失去天下共主地位。(2)兼并争霸战争不断,大量诸侯国被吞并。2.战国:公元前475年左右,中国历史进入战国时期。大国国君改号称“王”,各国进行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改革。(二)统一1.条件:经过商鞅变法后,秦国实力强大。2.统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五、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一)建立: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二)内容1.皇帝制度(1)皇权至上:秦王嬴政自称“皇帝”,总揽国家的立法、司法、军事和行政大权。(2)皇位世袭制(3)皇位独尊2.中央机构:三公九卿制(1)职能:三公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为“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九卿分管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2)作用:由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各级官员既配合又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