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灵宝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二历史学案:《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新人教版必修4)二、学习任务1.总结毛泽东的生平。2.列举毛泽东的事迹并进行评价。3.评价毛泽东。三、自主检测1、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A、秋收起义B、井冈山会师C、第五次反“围剿”D、长征2、下列毛泽东的著作中,主要论述“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A、《井冈山斗争》B、《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C、《论持久战》D、《论联合政府》3、遵义会议就红军未能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损失惨重的主要原因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多数与会者认为是由于A、敌我力量对比悬殊B、红军尚无作战方针C、军事指挥严重失误D、敌军采用碉堡战术4、井冈山是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陆定一语),其英雄的业绩与壮丽的山河交相辉映,构成得天独厚的特色风光。井冈山“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A、建立了第一个苏维埃政权B、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C、最终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D、揭开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序幕5、为夺取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思想基础的是A、工农武装割据B、新民主主义理论C、1942年延安整风D、《双十协定》签订6、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是如何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想一想:秋收起义爆发后,毛泽东为什么主张放弃进攻大城市而转向农村?)7、材料一: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间,产生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红色政权区域,在目前的世界上只有中国有这种事。我们分析它发生的原因之一,在于中国有买办豪绅阶级间的不断的分裂和战争。只要买办豪绅阶级间的分裂和战争是继续的,则工农武装割据的存在和发展也将是能够继续的。此外,工农武装割据的存在和发展,还需要具备下列的条件:(1)有很好的群众;(2)有很好的党;(3)有相当力量的红军;(4)有便于作战的地势;(5)有足够给养的经济实力。——《井冈山的斗争》材料二:那个时候,给我安了一个名字叫“枪杆子主义”,因为我说了一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他们说,政权哪里是枪杆子里头出来的呢?马克思没有讲过……的确,马克思没有这么讲过,但是马克思讲过武装夺取政权,我那个意思也就是武装夺取政权,并不是讲步枪、机关枪那里头就跑出一个政权来。——毛泽东(1)材料一提出了怎样的思想?其存在的可能性条件是什么?有何影响?(2)据材料二指出毛泽东的主要革命思想。(3)材料一、二在思想方面的共同点?8、材料一1910年,毛泽东离家去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行前录诗一首示父,表达一心向学、志在四方的决心:“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在长沙一师学习时,毛泽东又写下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豪言壮语,显示出他不同凡响的宏伟气概。同时,他还经常与同窗好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材料二1920年11月25日,他在给向警予的信中说:“自治问题发生,空气至为黯淡”,湖南“政治界暮气已深,腐败已甚,政治改良一途,可谓决无希望。吾人惟有不理一切,另辟道路”。他所说的“另辟道路”,就是给蔡和森等人的信中提出的坚持马克思的暴力革命学说。他指出:“我对子升和笙两人的意见(用和平的手段,谋全体的幸福),在真理上是赞成的,但在事实上认为做不到。罗素在长沙演说,意与子升和笙同,主张共产主义,但反对劳农专政,谓宜用教育的方法使有产阶级觉悟,可不至妨碍自由,兴起战争,革命流血。”“我对于罗素的主张,有两句评语:就是‘理论上说得通,事实上做不到’。”“所以我觉得教育的方法是不行的。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对毛泽东人生发展有何影响?(2)材料二表明毛泽东与什么思想决裂?走上了什么道路?开始用什么思想来指导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