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安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历史选修一《4.3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学案【时事链接】温家宝谈“三不足”精神2007年9月6日在大连召开的“首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年会”的开幕式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关于全球性的领导者最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时,引经据典的提到了北宋改革家王安石非常著名的“三不足”论断。非常巧妙的讲出了做为领导者要有改革的精神。“三不足”既是王安石变法的精神支柱,也是他的思想武器。人们常引用这句话来表达一种不断革新的精神。未来的中国,只要一如既往的沿着王安石所提倡的这种:不畏、不法、不恤的改革精神走下去,未来中国的巨变、一定会让全世界刮目相看和异常震惊的!学习任务1对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和历史地位的全面认识2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问题探究1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教训;2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原因有四点:(1)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大地主、大官僚的阻挠和破坏。(2)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3)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废除了新法。(4)在变法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教训:改革是艰辛的,必然会充满阻力,所以改革者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毫不动摇,才能成功;而且,要注意用人。2.比较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相同点背景:都是为解决北宋中期严重社会危机,巩固统治而实行的。性质:地主阶级封建改革。结果:遭到大地主、大官僚反对而失败。不同点中心内容不同:庆历新政—整顿吏治王安石变法—理财改革程度不同:庆历新政-局部改革合作探究2】如何全面评价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地位?性质:王安石变法是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历史地位: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期内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有利于社会进步,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和改革家。但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注定改革必然失败。积极作用:(1)在经济方面,使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同时,抑制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兼并,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2)在军队方面,节省了军费开支,同时也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有效的解决了冗兵的问题。(3)在文化方面,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有利于思想解放,培养了大批学以致用的人才。(4)王安石变法使得宋朝的国力由弱转强,一度扭转了统治危机,积贫积弱局面有所改变,短期内取得了富国强兵的效果。局限性:①变法没有触动大地主土地所有制,因此,它不可能使北宋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的危机。②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课堂检测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譬如运瓮,须在瓮外方能运,若坐瓮中,岂能运瓮?今欲制天下之事,运流俗之人,当自拔于流俗之外乃能运之;今陛下尚未免坐于流俗之中,何能运流俗,使人顺听陛下所为也?——王安石《熙宁奏对口录》风云网,历史风云网材料二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进非,致忠直疏远,馋佞辐辏,败坏百度,以至于此。——司马光《司马温公集》内容来自lsfyw.net材料三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驯至靖康之难,人皆咎安石为祸首,而不知实根柢于神宗之有雄心也。——赵翼《廿二史札记》材料四变法派所制定的一些政策法令及其实践,虽还远远谈不到解放生产力,但对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总还是有一些帮助的,因而是发生了积极的作用的。王安石既有军政韬略,又有施政才能,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王安石在推行新法的过程中具有怎样的精神?(2)当时的人和后人是从哪些角度评价王安石变法的?(3)你是如何看待王安石变法的?请说出你的理由。2.读下列三段材料:材料一盖免役之法……则使之家至户到,均平如一,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苟不得其人而行,则五等必不平,而募役必不均矣。……得其人缓而谋之,则为大利;非其人急而成之、则为大害。故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临川先生文集》材料二臣(司马光)向曾上言:“教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