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一美苏争锋知识点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历史背景(1)二战后期,雅尔塔体制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2)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3)美国经济、军事实力急剧膨胀,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力图“领导世界”。(4)苏联的军事力量空前壮大,成为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2.形成过程(1)美国的冷战政策①序幕:1946年3月,丘吉尔发表了“铁幕”演说,主张遏制苏联,对抗世界共产主义运动。②政治上:1947年,杜鲁门提出美国要援助“自由”国家,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即“杜鲁门主义”。③经济上:1947年,马歇尔针对欧洲国家出现的经济困难,提出了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即马歇尔计划。④军事上: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12个国家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组成军事政治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苏联的反击措施①政治上:1947年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②经济上: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旨在建立一个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对抗的社会主义世界市场。③军事上: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冷战政策冷战政策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阵营之间和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除直接军事交战以外,一切敌对行动的总称,但这并不是说当时世界上没有发生战争。美国在冷战的大背景下,在局部地区实行“热战”,如发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局部地区爆发的“热战”同样是冷战局势的体现。知识点二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1.全面冷战(1)德国分裂①背景: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冷战逐渐加剧。②分裂:1949年,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2)朝鲜分裂①背景:日本投降后,美苏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界形成了两个占领区。②分裂:1948年,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先后建立了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3)古巴导弹危机①原因:1962年,苏联为改变在美苏核力量对比中的不利地位,开始向古巴运送中程导弹。②结果:经过美苏两国的谈判,苏联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2.局部“热战”(1)朝鲜战争①原因:1950年,美国干预朝鲜内战,中国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②结果:1953年,战争双方签订停战协定。③影响:是二战后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2)越南战争①原因:1961年,美国发动侵略越南的“特种战争”。②结果:美国失败。③影响:是二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规模局部战争。3.影响(1)积极方面①在冷战的大环境下,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②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相互借鉴经验,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③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兴起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崛起。(2)消极方面: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国际局势紧张。雅尔塔体制、两极格局及冷战之间的关系(1)雅尔塔体制的建立是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即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2)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尔塔体制。(3)雅尔塔体制下两极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冷战的加剧又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4)两极格局的瓦解,意味着冷战局面的结束和雅尔塔体制的瓦解。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处理德日法西斯问题上的不同是美苏关系破裂的根本原因。(×)2.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只是为了帮助西欧国家恢复经济。(×)3.北约和华约这两大欧洲军事集团对峙局面的出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交替,加剧世界局势紧张,也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主题一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材料一: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我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和平,都会与美国的安全有关。——杜鲁门1947年3月12日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的讲话材料二:右图是1947年我国漫画家华君武创作的漫画《黄鼠狼给鸡拜年的结果》的一部分。请分析:(1)材料一中的“外来压力”指什么?“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