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陇川县第一中学高一历史《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学案人民版必修2一、“大萧条”的来临1.大萧条: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特定称呼。2.背景:1922~1929年,美国经济持续繁荣,汽车工业、和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3.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生产和销售的矛盾(1)过大,大多数美国人贫困,无力购买所需商品,造成市场,生产。过度,造成经济繁荣的假象。(2)膨胀,存在很多隐患。4.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矛盾。5.大萧条的表现:崩溃、倒闭、企业破产、价格猛跌、失业人数激增。二、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1.原因:(1)世界市场形成,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加强。(最主要原因)(2)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经济大国,它的经济状况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有极其重要的影响。2.经济危机的特点:特别广泛、特别长(1929~1933年)、特别大。3.影响:(1)这场经济大危机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2)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危机,改善本国经济形势,纷纷加强对的干预,加紧对的争夺,使彼此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3)各资本主义国家还加强对和的掠夺,从而激起当地人民更强烈的反抗。三、胡佛的反危机措施1.在经济大危机初期,胡佛政府采取了的经济政策。结果,在胡佛任内,经济危机非但没有克服,反而更加恶化。第二课罗斯福新政一、罗斯福新政的实施1.背景:(1)胡佛的措施的失败,加剧了美国的社会动荡。(2)全国要求的呼声高涨,希望能够迅速摆脱经济危机。(3)1933年3月,就任美国总统。2.罗斯福新政的内容:(1)救济:救助急需帮助的大批失业者和贫民。(2)复兴:为失业者提供工作机会,使陷入萧条的经济恢复运转。(3)改革:采取长远措施改善全国总体经济状态。3.罗斯福新政的两个阶段:(1)第一阶段:1933~1935年,着重与。(2)第二阶段:1935年以后,着重。4.实施贯穿“新政”全过程。5.罗斯福新政的主要项目:整顿与,调整政策,复兴,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6.从年开始,国际局势日趋紧张,罗斯福开始将注意力集中于国际事务,“新政”渐告结束。二、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和意义1.作用和意义:(1)使美国度过了,它虽然没有实现完全复兴和充分就业,但最终减轻了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危害程度,加速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2)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它为美国广大普通百姓提供最低限度的经济安全保障,改善公众的生活状况,缓解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国势力,是美国避免了走上法西斯道路。(3)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体系的初步建立,使社会弱势群体相当数量的成员首次享有法定的经济保护。(4)罗斯福新政的一个更为重要的影响,是开创了的新模式。美国经济从此进入一种与相结合的体制,形成了。2.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加强国家对的干预和管制。新政通过形式,把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固定下来,在未触动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深刻的改造。第三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1.美国:时间概况原因二战后至60年代初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1)大力拓展世界市场;(2)应用新科技成果、革新技术、发展新工业;(3)社会福利政策20世纪70年代滞胀局面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突出,石油输出国组织大幅度提高油价引发石油危机20世纪80年代经济复苏、出现低速持续增长里根政府采取措施减少政府开支,紧缩通货,削减税收,以刺激投资,并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1991年3月至2000年12月空前持续增长,2001年起陷入衰退克林顿政府倡导第三条道路,对经济实行改革2.二战后西欧的经济发展:(1)原因:A.加强同的联系,充分利用所提供的援助。B.实行国家干预的方针,加强对经济的。C.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D.逐步建立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在内的制度(2)结果:20世纪50年代初,西欧国家的工业生产,以大体恢复到战前水平,3.二战后联邦德国的经济发展:(1)原因:A.政府推行改革,消除残余势力,社会秩序比较稳定。B.实行化,集中国家有限的财力、物力发展经济。C.政府采取、和社会保障三者相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