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实验高级中学高中地理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主干知识解析】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岩石、、水、、生物、地形等要素。2、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形式:循环、循环、生物循环和圈物质循环等。3、循环目的:进行迁移和交换。4.循环结果:形成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1.功能(1)概念: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的能力。(2)过程: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水分及无机盐,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2.功能(1)概念: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的能力。(2)特征:各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但自然地理环境拥有此功能,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功能。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牵一发而动全身”1、表现:(1)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的演化。(2)某一个自然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乃至的改变。2、结果: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3、地理要素中,和容易受到影响,变化较大;不易受外界的影响,变化较小。【课内基础演练】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A.各要素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都是相同的B.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C.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D.地理环境各要素虽构成一个整体,但它们是独立存在和发展的2.在无人干扰的自然状态下,可可西里藏羚羊的数量虽有波动但基本稳定,这一现象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A.生产功能B.平衡作用C.合成有机物的功能D.“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能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结合下图完成3~5题。3.判断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①土壤水增多②库区蒸发量增大③蒸腾加强④植被覆盖率增加A.①③②④B.②④①③C.①④②③D.①④③②4.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特征B.区域性特征C.差异性特征D.不稳定性特征5.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对尼罗河河口地带产生的负面影响有()①土壤肥力下降②产生土壤盐碱化③洪涝灾害加剧④渔业产量下降⑤三角洲面积扩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①②④6.几千万年前,恐龙称霸全球,但不知什么原因,恐龙突然绝灭。恐龙绝灭后,地球上其他动物得以生存和繁衍下来,这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什么功能在起作用()A.光合作用B.生产功能C.分解功能D.平衡功能读某外流湖自然消亡过程示意图,回答7~8题。7.该湖泊自然消亡的原因,据图可以确定的是()A.地壳上升B.水源减少C.气候变干D.物质沉积8.湖泊消亡引起了湖区自然景观的变化,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A.整体性B.差异性C.稳定性D.脆弱性据青海省气象部门监测,青海湖面积自2005年以来持续增大,2011年达到近11年来的最大值。而2004年之前的近30年,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青海湖面积曾不断萎缩。据此回答9~10题。9.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简述2004年前青海湖湖面萎缩对周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