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学案例:乘法分配律VIP免费

教学案例:乘法分配律_第1页
1/6
教学案例:乘法分配律_第2页
2/6
教学案例:乘法分配律_第3页
3/6
课题:乘法分配律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2.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应用。3.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教学重点: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及应用。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反应用。教具学具准备:口算卡片、投影仪。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1.口算.(27+73)×840×9+40×114×(10+2)10×6+10×42.用简便方法计算:(说明根据什么简算的)25×63×43.师生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20×5+5×80(1250+125)×8(让学生说明是怎样算的?)二、新授:1、出示算式:(18+7)×6=18×6+7×6=(1)引导学生观察每组的两个算式。(2)教师提问:从上面的例子你发现了什么规律?(4)学生明确:每组中的两个算式都可以用等号连接。教师板书:(18+7)×6=15018×6+7×6=150(18+7)×6=18×6+7×6(5)教师出示:20×(15+9)=48020×15+20×9=48020×(15+9)=20×15+20×9学生分组讨论:每组中算式所表示的意义。(6)反馈练习:按题要求,请你说出一个等式(投影出示)。(__+__)×__=__+__×教师提问:像符合这种条件的式子还有许多,那么这些算式到底有什么规律呢?引导学生观察:等号左右两边算式的规律性。启发学生回答:首先是等号左边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其次是等号右边两个加数分别同一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最后是等号左右两边的两个算式相等。3.教师概括运算定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叫做乘法分配律。4.反馈练习:横线上能填几?为什么?(32+35)×4=__×4+__×4(62+12)×3=__×__+__×__教师:为了简便易记,如果用a、b、c表示3个数,乘法分配律用字母怎样表示?根据练习学生从而得出:(a+b)×c=a×c+b×c使学生明确:有的题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比较简便,有的题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比较简便。5.(1)出示:102×43启发学生想:能否把算式改成乘法分配律的形式,然后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引导学生对比:(100+2)×43,102×(40+3)两种算式哪种比较简便?使学生明确:两个数相乘,把其中一个比较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改写成一个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与一个数的和,再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2)出示9×37+9×63引导学生观察:这类题目的结构形式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教师提问:根据乘法分配律,可以把原式改写成什么形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9×37+9×63=9×(37+63)=9×100=900学生讨论:这样算为什么简便?师生共同总结:①这类题目的结构形式的特点是式子的运算符号一般是×、+、×的形式,也就是两个积的和。②在两个乘法式子中,有一个相同的因数,也就是两个数的和要乘的那个数。③另外两个不同的因数,是两个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加数。(3)揭示教师算得快的奥秘:上课开始时,我们已经比赛看谁算得快,如(1250+125)×8,老师就是应用的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现在你们会了吗?三、巩固发展:1.根据运算定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43+25)×2=□×□+□×□8×47+8×53=□×(□+□)3×6+6×7=□×(□+□)8×(7+6)=8×□+□×□2.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1)(24+8)×125=__×__+__×(2)25×(20+4)=25×__+25×__(3)45×9+55×9=(__+__)×__(4)8×27+73×8=8×(__+__)其中做(3)(4)题之前教师要提醒学生明确此类题,必须是两个积里有相同的因数,才能把相同的因数提到括号外面,然后让学生独立填写。3.把相等的算式用等号连接起来:(1)32×48+32×5232×(48+52)(2)(24+8)×824×5+24×8(3)20×(l+15)0×17+20×15(4)(40+28)×540×5+28(5)(10×125)×810×8+125×8(6)4×(30+25)4×30×4×25学生做后共同订正,并讨论(2)、(4)、(5)、(6)为什么不能用等号连接起来?4.选择题:(1)28×(42+29)与下面的()相等①28×42+28×29②(28+42)×(28+29)③28×42×29(2)与a×8-b×8相等的式于是()①(a+b)×8②(a-b)×(8+8)③(a-b)×8(3)与(10+8+9)×5相等的式子是()①10×5+8×5+9×5②10+5×8...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教学案例:乘法分配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