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无产阶级革命家二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列宁【知识结构】——列宁的主要活动一、创建布尔什维克政党二、领导十月革命三、巩固新政权四、制定经济政策【理论贡献】——列宁的理论著作1、《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1905年)2、《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1916年)3、《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即《四月提纲》(1917年)4、《国家与革命》(1917年)【知识梳理】一、列宁早期的革命活动1、良好家庭教育形成了列宁坚毅的性格、强烈的责任感和体谅他人的优秀品质2、大学时代因参加反对沙皇的大会被开除和流放;3、1888年成为马克思主义小组的积极分子;4、1892年建立了,在伏尔加河一代传播马克思主义。5、1893年来到开始为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进行思想和组织准备工作。二、创建布尔什维克党1、建党的组织准备:年创立“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这是俄国革命政党的萌芽——标志着与俄国工人运动开始结合2、建党的思想准备:1900年创办《》,并制定了党纲草案,为建立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进一步做了准备。3、建党标志: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召开1)内容:A、制定党纲(无产阶级专政)B、成立布(多数派)2)意义:诞生(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思想体系)——帝国主义时代,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4、使布尔什维克党成为独立的:1912年在党的六大上,将孟什维克驱逐出党。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1、的爆发,统治俄国三百多年的被推翻【内容标准】简述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认识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学习要求】1.简述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2.简述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采取的举措: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电气化设想。3.认识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在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了和资产阶级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2、《四月提纲》的制定(和平过渡)A、背景: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性质上属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并存B、内容:提出由向无产阶级革命过渡;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C、意义: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俄国实际问题;为布尔什维克党夺取政权和建设提供依据、亲自指挥武装起义:3、“七月流血事件”说明,全部政权已被把持,两个政权的局面结束;无产阶级只有通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了。革命浪潮再度席卷全国,武装起义的时机成熟了。4、1917年10月10日主持召开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秘密会议,通过了的决议,5、10月24日,列宁来到前线亲自领导起义,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二大召开,通过了《》、《土地法令》,为人民委员会的主席。6、从1917年俄历10月至次年2月,起义相继在全国各地取得胜利。三、巩固新生政权1)背景:一战结束,帝国主义列强武装干涉(英法美日的武装干涉);俄国地主、资本家叛乱;为打退国内外反动势力,维护新政权,工作重心重新转移到军事方面2)政策:A、外交上:《》B、经济上:①内容:余粮收集制;企业收归国有;实行贸易国有化;实行实物配给制等②作用:集中全国人力、物力和财力争取战争胜利,但损害农民利益。C、军事上:实行义务兵役制,组建3)影响:1920年,战争取得胜利——巩固政权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实施新经济政策⑴背景:①四年战争,三年,使俄国经济遭到严重破坏;②经济危机激化了国内矛盾,农民不满、水兵叛乱,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③政策不适合新形势,改革经济政策迫在眉睫。⑵内容:内容:①农业方面:用固定的实物税取代②工业方面:改变国企高度集中管理的办法,部分国企采取和租借制的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③商业方面:允许,让多种经济成分并存④分配制度上:废除平均主义的,实行的工资制⑶影响:①调动了人民的劳动积极性,使国家经济明显好转;巩固了。②证明了社会主义需要,为后来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提供宝贵的经验教训。③在一个小农占绝大多数的国家里找到了一条向过渡的正确途径。五、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形成1、年7月,列宁写成《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第一次阐明了在时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特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