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宜良县第一中学高中历史专题二第二课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导学案人民版必修2【大成目标】(目标解读及课堂组织2分钟)1.了解民国初期、国民政府前十年、抗战时期以及解放战争时期我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重点)2.从政治、经济和列强侵略等方面来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难点)3.体会民族工业的代表人物所表现的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和创业品质,学习他们的爱国情怀。【使用说明】1、依据大成目标自主学习,阅读课本34-37页,勾画知识点,思考重难点,发现疑难点2、课堂上利用5分钟时间抽查学生预习情况。3、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升华案中的两个重难点问题。4、课时:1课时。一、自读课文,解决下列问题知识点一:民国初年形成兴办实业潮的原因和特点1、形成原因:(1)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2)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3)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输出和商品有所减少,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在此时期纺织业是当时最大的新式工业,面粉业是第二大工业。2、特点:(1)部门上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2)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超过民族资本;基础案(5分钟)先精读课本,理解课本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再仔细、认真作答。温馨提示:独立完成,注意梳理发展脉络(3)区域上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知识点二:国民党统治前期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1.时间:国民党统治前期;(1927~1936年)2.原因: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3.表现: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增加,工商业产值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各行业普遍出现较好发展局面。知识点三: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1.日益萎缩:(1)时间: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2)原因:①在沦陷区日军的摧毁和吞并;②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2.陷入绝境(1)时间: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2)原因: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使民族工业遭到致命打击;是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又一个原因;繁重的苛捐杂税,给民族工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困难;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是造成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3)表现: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纷纷倒闭破产。归纳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历程。探究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兴起: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发展:甲午战后曲折历程短暂春天:一战期间显著发展:国民政府统治前期萎缩: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升华案(20分钟)小组讨论,集中展示,点拨重点难点的题目,探究一12分钟探究二8分钟因素:1.有利因素(1)列强侵华瓦解着中国自然经济,客观上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条件。(2)面对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客观上提供了政策上的保证。(3)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的不断兴起,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使“实业救国”具有日益广泛的社会基础。(4)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与力量的源泉。(5)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如一战)和重大政治变革运动(如辛亥革命)等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2.不利因素(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缺乏资本的原始积累和人才、技术、市场、思想观念的准备。(2)它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3)由于其先天的不足和列强的压制与掠夺,造成民族工业在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上畸形发展,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4)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探究二:探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作用?1.地位(1)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