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一中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学案:1-4《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一、的反正统意识1、经历(反正统意识产生原因)。(1)祖父两辈都是教徒,自幼,明朝中后期的思想家;(2)生活在占思想统治地位的时代;(3)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2、主张:(1)否定“”的命题,提出“穿衣吃饭,即是”的主张(2)反对,认为,不能,儒家经典(3)提出“绝假纯真”的“”,反对的虚伪与的欺诈。(4)在诗文写作的风格方面,主张“”,反对当时盛行的文风。3、代表作——《》、《》、《焚书》、《》4、评价:李贽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二、的“天下为主,”说1、代表作《》,的创立者。2、主张:①敢于批判封建,提出的思想;②提出限制的主张,成为决策是非的最高机构,甚至比君主的权威还要大;③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3、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思想的启蒙精神1、活动:开清代先河2、主张:①将批判的锋芒指向;②主张“”:“以天下之权,,”“天下兴亡,”;③具有试图、的强烈愿望;④主张,注重,著作中囊括了各种关系国计民生是实用学问:《》、《》。四、的“孤秦陋宋”批判1、地位:是清初的一位思想巨人,他的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2、主张:①政治思想主旨是“”,猛烈抨击“孤秦”、“陋宋”,深刻揭露了秦始皇及历代帝王之私;从三个方面批判了秦朝以来的暴政。②在发挥古代唯物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强调“”。*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共同点:(1)政治:都反对,提倡;(2)经济:重视(3)(4)强调五、唐甄论“凡为帝王者皆贼也”(自学)(1)倡导(2)最大特点:批判小结------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演变脉络(1)儒家思想的形成——时期(2)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汉代(3)儒学的发展——宋明理学(4)儒学的继续与变异——明清课堂练习1、下列哪一事件为“百家争鸣”局面结束的标志()A秦统一六国B焚书坑儒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佛教传入2、明清之际,下列哪些因素促进了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①封建制度的衰落②封建专制的加强③商品经济发展④封建制度的完善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3、晚明“异端”思想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商品经济的发展B、程朱理学的毒害C、统治者的推崇D、士大夫们的努力4、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的内容,不包括()A、批判宋明理学B、批判重农抑商C、批判君主专制D、批判农工商皆本5、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依据此言论,可见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A.反对君主制集权B.反对封建土地私有制C.要求建立人人平等的社会D.反对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源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哪部著作()A.黄宗羲《明夷待访录》B.顾炎武《日知录》C.李贽《续焚书》D.王夫之《船山遗书》7、.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下列言论中哪一项不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A.“道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B.“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8、.韩非子主张实行君主专制,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依据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正确的评价是()A.都是进步思想B.前者反动后者进步C.都具有民主色彩D.都有利于专制主义统治9、明清之际,出现了一些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他们思想的共同特点是()A.以“异端”自居B.具有朴素的唯物思想C.主张发展商品经济D.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10、今天我党大力倡导“以德治国”,对此,我们可以继承发扬儒家学说中的()A.“和为贵”和“仁”的思想B.农本思想C.有教无类思想D.民为贵,君为轻思想11、明清之际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的直接作用是()A、摧毁了君主专制统治B、催生了近代民主思想C、解放了人们的思想D、加速了清朝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