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高中历史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预学案岳麓版必修2课标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传统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逐渐提高,由此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教学难点:“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影响。教学模式:“三五五”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多媒体、历史图册。一、中国古代农业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因素:土地、人口、农业生产对象(动植物)、工具、水利耕作方式等。(有关土地与人口的内容,在后面学习)二、农业生产对象:俗称“五谷”和“六畜”。其中以“五谷”为主。1、约一万年前,古代农耕经济出现在和。出现之初就显露出地域差异,北方以为主,南方以为主。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的国家之一。3、六畜是指。三、农业工具:1、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工具,春秋以前以为主,春秋以后主要使用。2、中国的铁器出现在时期。3、唐代在出现的,是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一次突破,它标志着。四、水利与灌溉:1、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主要有春秋战国时期的,汉代的,隋代的。以及新疆地区(西域)的。2、中国古代主要的农业灌溉工具有。五、农业耕作方式:1、春秋战国以前,农业生产主要采用方式进行,春秋战国以后主要采用方式进行。这种耕作方式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根本原因是。2、自耕农经济出现于时期,他们拥有,以为农业经营单位,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封闭性、脆弱性、分散性、落后性。3、自耕农是国家的主要承担者,破产原因之一是。牛刀小试:A1、我国原始农业的分布格局是:A.“五谷”集中于黄河流域B.南稻、北粟麦C.粟麦集中在黄河流域D.稻谷集中在长江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