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地貌【高考目标导航】1、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2、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以景观图、形态示意图切入,考查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基础知识梳理】一、河流地貌的发育1.河流侵蚀地貌2.河流的堆积地貌【要点名师透析】类型在流域中的空间位置形成洪积—冲积平原发育于山前山区河流流出谷口,地势平缓,水道开阔,水流放慢,泥沙堆积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多个连接而形成冲积——洪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中下游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面积逐步扩大,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洪水季节淹没,接受沉积。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入海口和海滨地区河流入海口处,河水流速减慢,泥沙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形式概念影响河段时段溯源侵蚀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河源、上游河谷发育初期(沟谷期)下蚀垂直于地面的侵蚀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上中游河谷发育初期(沟谷后)侧蚀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向横向发展中下游河谷发育中后期(V形——槽形期)【考点模拟演练】一、选择题6.按照发生的顺序,下列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①C.①③②D.②①③7.图中所示的地理现象,可能位于()A.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张裂地带B.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地带C.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的碰撞地带D.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的张裂地带8.图中所示的地理现象,可能是()①裂谷②海岭③山系④海沟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6选B,7选D,8选A。第6题,②表示板块张裂,岩浆上升,地表开始隆起;③表示板块张裂处扩大,地壳变薄,岩浆上升明显;①表示岩层断裂,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第7题,图中表示的现象发生在板块的张裂地带,张裂处的板块高度相当,没有明显的高低起伏,应该同为大洋板块或大陆板块。第8题,图中所示现象如果是两个大陆板块张裂则形成裂谷,如果是两个大洋板块张裂则形成海岭。读下图,回答9、10题。9.图示地区分布着许多褶皱山脉,对这些山脉的描述正确的是()A.由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B.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C.一般情况下,山顶最高处与山下最低处温差最大超过60度D.一般情况下,山顶最高处与山下最低处温差最大不超过50度10.对图示地区交通运输的描述正确的是()A.修建交通运输干线,成本高,难度高B.交通运输以铁路为主C.修建的公路一般比较平直D.河流众多,可以以水运为主【解析】9选A,10选A。第9题,图中为喜马拉雅山脉,其是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而形成,A正确。山顶最高处与山脚最低处最大高差为8600米左右,则温差超过50度但不超过60度。第10题,山区修路成本高,难度大。本区交通以公路为主,道路一般沿等高线修建,弯曲程度大;本区虽然河流众多,但由于落差大,不利于水运。在下图所示的区域内,准备修建从A城(120.5°E,28°N)到B城的铁路。读图回答11、12题。11.上图所示的四条备选线路方案中,最佳的是()A.①B.②C.③D.④12.一般来说,影响现代铁路线区位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B.水文C.气候D.经济【解析】10选C,11选D。第10题,山区交通线路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尽量选择两点间最近距离,经过各级居民点等。对比四条线路,③通过鞍部,地势和缓,且线路较短。第11题,影响现代铁路线区位的主导因素(决定性因素)为社会经济因素。二、非选择题(共45分)12.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9分)(1)A图表示的是在______作用下形成的_____地貌。(4分)(2)B图是_____地貌,在我国往往形成于______地区;近年由于人类________等不合理的活动,B图中的景观出现不断蔓延、扩大的趋势。治理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分)(3)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C图中地形是五种基本类型中的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C图上的地质构造是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此处地形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分)答案:(1)流水沉积三角洲(平原)(2)沙丘西北干旱、半干旱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退耕还林还草,严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