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与恩格斯(一)预习导引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主要理论贡献。2.体会马克思、恩格斯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而不懈奋斗的探索精神。1.重点: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实践活动。2.难点:对马克思、恩格斯的评价。知识点一青年时代1.马克思(1)1818年出生于德国莱茵省。(2)先后在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法律,却对哲学、历史、文学有极大兴趣。(3)1842年春,成为《莱茵报》的撰稿人,开始革命家生涯。(4)1843年与燕妮结婚,并奔赴当时欧洲革命中心——巴黎。2.恩格斯(1)1820年生于德国莱茵省。(2)中学没毕业,就去经商,把精力用在了读书、学习方面。(3)发表文章,向封建专制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猛烈开战。知识点二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1.条件(1)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2)阶级基础:欧洲工人运动。(3)思想基础(理论来源):英国古典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4)马克思和恩格斯个人努力①经常参加工人集会,认识到无产阶级是改造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伟大力量。②马克思、恩格斯合作完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提出无产阶级必须夺取政权的历史任务。③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被社会主义社会取代,并将社会主义学说置于牢固的科学基础之上。2.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即马克思主义诞生。3.内容(1)对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作了全面系统阐述,论证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2)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建党学说和策略原则。4.意义:使无产阶级有了反对资本主义的锐利理论武器,无产阶级的斗争由自发行为上升到自觉行动。[深化拓展]《共产党宣言》的作用1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指明了斗争方向。2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知识点三投身“武器的批判”1.含义“批判的武器”指反对资产阶级的理论,“武器的批判”指反对和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革命斗争。2.活动(1)支持1848年巴黎工人的革命斗争,组成共产主义者同盟新的中央委员会开展活动。(2)柏林革命爆发后回到德国,领导参加革命斗争。(3)马克思还参加并领导科隆工人联合会和民主协会。(4)共同创办《新莱茵报》,宣传革命,唤醒民众。主题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史料探究】史料一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些社会科学、社会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史料二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共产党宣言》思考(1)上述史料中所谓的“发明家”是哪些人?“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是指什么?(2)根据史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是什么,并据此指出《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历史意义。答案(1)“发明家”:空想社会主义者。“物质条件”:工业革命推动下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2)目的: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意义: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史论归纳】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1)经济条件: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2)阶级条件: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运动,时间集中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标志着欧洲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3)理论条件:吸收了19世纪三大优秀理论成果: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4)实践条件:马克思、恩格斯个人的努力。2.《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1)《共产党宣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以社会生产方式及其发展演变为理论基点,科学总结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2)《共产党宣言》阐述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原理。(3)《共产党宣言》阐明了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实现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指明了无产阶级革命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任务。(4)《共产党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