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芦笛》教案教学内容:这篇课文是一篇行文优美,饱含哲理的短篇小说,通过风雨夜爷爷让强强一个人在小闸屋历经恐惧,在爷爷的笛声中变得勇敢起来的动人故事,告诉我们“经风雨才能成长”的道理,全文以笛声为线索,将环境的变化与强强心理的变化结合起来,读来意味无穷。教学目标:1、学会12个生字。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描写自然环境的有关句子。3、学习运用关键词句的方法体会文章蕴含的感情,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不结实”的含义。4、了解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描写在表达上的作用。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抓住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品读描写强强语言动作,心理的句子,感受强强的心理变化,进而理解爷爷的做法。设计理念:1、从课题入手,自读自悟,引导学生抓住“文章几次写到爷爷的芦笛”来理清思路,以“爷爷的芦笛给强强带来什么”展开教学,感受爷爷的那份爱。2、语文阅读教学依托语言文字,将文字描绘的情景还原成一幅幅逼真的画面,让学生抓关键词语,将文字蕴含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这样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3、以读为主,品味重点词句,感悟课文的内涵,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读句子,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真正走进文本。教学准备:课件一、有关风雨的图片资料课件二、文中重点词句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初步感知1、大家见过芦笛吗?出示图片,就是这样一片普普通通的苇叶卷成,放在嘴里却能吹出美妙的声音,不信,你听(课件出示芦笛声)2、你觉得这笛声怎么样?生自由谈感受3、让我们闭上眼睛,美美地感受这天籁之音吧!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这悠扬的笛声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每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出现的?自由读,边画出相关语句。2、生交流讨论三、学习芦笛第一次出现1、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你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一小闸屋给强强带来了快乐?2、海边的风光是那样迷人,笛声是那样美妙,让人不由自主陶醉其中,让我们读出这如诗如画的美!3、在强强的想象中,小闸屋的一切是令人向往的,强强多么盼望再回到这里啊!第二课时一、回顾上文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强强的想象中看到了大海的美丽,见识了芦笛的悠扬。这节课,我们继续感受芦笛给强强带来的快乐二、品读感悟,体会情感感受美1、转眼到了苇叶葱茏的五月,强强终于如愿来到爷爷的小闸屋,五月的海边是怎样的呢?谁来读一读?2、从他朗读中,你能感受到五月的海边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些词语发现的呢?3、每个人都能读出大海的美,请大家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用感情朗读的方式表达出来。4、评评看,读得怎么样?会评价就是会读书!感受害怕1、白天,海边的生活快乐自在,爷爷的芦笛给强强带来那么多的惊喜,不知不觉中,夜晚很快就到了,自由读7—13自然段,看看强强在小闸屋度过一个怎样的夜晚?2、讨论:这是一个__________的夜晚。3、大海变得狂怒起来,风是怎样狂?大海是怎样发怒?出示课件,让我们一起看看波涛汹涌澎湃汹涌的大海。(1)大海变得怎样?发出怎样的声音?(2)大海真的是发怒了,谁能来表演读一下。看得出你朗读时脸上的表情很激动,很紧张,读书就应该这样,把情感写在脸上,我们也这样试着读一读。4、假如把你一个人留在这样一个小屋子里,你有什么感受?带着这种感受读这几句话。5、现在强强就在这样一个天气可怕、风狂浪猛的夜晚,一个人孤独守在小闸屋里,他会怎样度过呢?(1)划出强强表现的句子。(2)你认为强强会怎样大声呼喊?你来喊喊?你为什么这样喊?(3)在爷爷查看潮汛前强强是怎样表现的呢?你认为这时候强强该怎样对爷爷说?6、可强强毕竟是个孩子,而且孤身一人,他能不害怕吗?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强强的害怕。过渡:强强就这样蜷缩着身子,躲在被窝里,他觉得时间是那样的漫长,他盼着爷爷出现在自己面前,就这样,在焦急的等待中,他迷迷糊糊地睡着。1、没过多久,强强在蒙眬中听到了什么?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2、听到爷爷那熟悉的芦笛声,强强又是怎样呼唤的呢?媒体出示:爷爷!爷爷!3、在这漆黑的夜里听到这动听的笛声,你对爷爷又有了怎样的认识呢?4、同学们,请你们再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