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教学目标:1、知道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明清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张;2、比较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主张的同和异;比较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主张和传统儒学的同和异;3、在比较的基础上,理解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主张的意义。教学重难点:1、重点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明清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张;2、难点比较的基础上,理解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主张的意义。教学过程:读《明夷待访录》,看“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教学思路在《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教学中这样的几个问题总困扰着教师和学生:如何认识和理解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几位思想家的基本主张?为什么在明末清初他们会提出这样的一些思想主张?几位思想家的基本主张和儒学又有怎样的联系?和近代西方启蒙思想又有何区别?等等。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这些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读《明夷待访录》来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及探寻其思想渊源;通过对《明夷待访录》的历史命运来分析黄宗羲思想的影响。由此及彼,通过黄宗羲和顾炎武、王夫之三位思想家的对比,来认识和理解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主张;把黄宗羲和顾炎武、王夫之三位思想家还原到明末清初这个时代背景中去认识几位思想家的基本主张和儒学的联系;把黄宗羲和顾炎武、王夫之三位思想家放到同一时代的世界大背景中去理解几位思想家的基本主张和近代西方启蒙思想的区别,从而帮助学生真正的认识和理解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教学过程一、观察图片,走进历史人物导入:呈现图片:余姚黄宗羲墓、老虎草堂、四明山黄宗羲纪念馆。(图略)意图:通过走进历史遗迹和历史遗址,拉近学生与历史人物的距离;同时,明确了解历史的方法之一,实地考察。呈现:黄宗羲生平问题:黄宗羲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意图:把黄宗羲的生平放在时间轴上,帮助学生认识黄宗羲生活的时代背景,从而了解黄宗羲是在复明无望的情况下著就《明夷待访录》,通过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总结了秦汉以来,特别是明代的历史教训,批判了君主专制制度,并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等思想主张。二、材料解读,归纳分析思想呈现:材料一: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明夷待访录·原君》问题:1、黄宗羲提出了怎样的主张?2、“原君”指的是什么?3、黄宗羲为什么提出这样的主张?意图:通过材料和层层设问,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主张。特别是通过“原君”的解读,使学生认识到黄宗羲是通过推求君主的本原来“批判君主专制”的,主张“以天下为主,君为客”,而非“以君为主,天下为客”。材料二:治天下如曳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明夷待访录·原臣》问题:1、黄宗羲提出了怎样的主张?2、“原臣”指的是什么?3、黄宗羲为什么提出这样的主张?意图:通过材料和层层设问,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黄宗羲“君臣平等”的思想主张。特别是通过“原臣”的解读,使学生认识到黄宗羲是通过推求臣的本原来提出“君臣平等”的,天下“非一人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主张君臣平等,共同治理天下。材料三: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公其是非与学校。——《明夷待访录·学校》问题:1、黄宗羲提出了怎样的主张?2、“学校”指的是什么?补充材料: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公其非是于学校。——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学校》意图:通过材料和层层设问,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黄宗羲“公其是非于学校”的思想主张。特别是通过“学校”的解读,使学生认识到黄宗羲认为学校不仅仅是一个“养士”的机构,而是一个“治天下”的机构,主张用学校来限制君权。材料四: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盖皆本也。——《明夷待访录·财计》问题:1、黄宗羲提出了怎样的主张?2、黄宗羲认为什么“本”?什么是“末”?补充材料:今夫通都之市肆,十室而九,有为佛而货者,有为巫而货者,有为倡优而货者,有为奇技淫巧而货者,皆不切于民用,一概痛绝之,亦庶乎救弊之一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