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表现出来的生命中奔腾的力量和阳刚之美.2、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发我们对人生的思考。教学重点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教学难点品味排比句的作用、气势与激情。知识链接作者简介:刘成章,1937年生,陕西省延安市人。1961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已出版六本散文集,其中《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安塞腰鼓:安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像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飙,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在首都北京,在香港,在中国的各地,安塞腰鼓都展现出卓越的风采,并为世界瞩目。他那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劲奔放的雄浑舞姿,充分体现了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早在1986年,安塞腰鼓就荣膺首届中国民间舞蹈大赛最高荣誉。近年来,他先后在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香港回归庆典等大型活动中表演。安塞腰鼓表演可有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排比修辞: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一组句子或词语排列起来,以增强语势,加深感情。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自主学习导入新课:利用安塞腰鼓视频导入自学检测:1、为加点字注音。晦暗羁绊蓦然冗杂亢奋磅礴戛然而止2、根据下面词语的意思,写出文中相应的词语。(1):缠住不能脱身,束缚。(2):声音突然中止。(3):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3、朗读课文。教师导学:要读准节奏,必须注意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停顿,还要分析课文的句式特点:本文以短句为主,因而节奏较快。还要注意语音的轻重,这样才会产生抑扬顿挫的效果。朗读水平若要向高层次发展,必须深钻课文,才能身临其境,进入课文情景,进而读出文章的画面美、音乐美、力量美(本文所特有的阳刚之美)。引入新课明确任务检查自学独立完成1.2.3组组长汇报自由品读展示交流检测反馈合作探究:一、知内容:1、通过朗读,试用“这是的安塞腰鼓”的句式进行评价,可填词、短语、句子,最好是文中的词句。2、“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其作用是什么?二、理结构:3、请根据文章内容,将“舞蹈”“舞姿”“后生”“鼓声”四个词语分别填入“1、2、3、4”四条横线上;在“5~11”横线上分别填上“动”或“静”字。表演前(1~4)雕塑般的造型5态美(以6衬7)表演中(5~27)1美8态美2美3美4美表演后(28~30)无声的世界9态美(以10衬11)这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它展现了中华民族坚毅不屈、意气风发、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三、品语言:4、本文大量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以增强语势,加深感情,使文章的气势更加恢宏、雄浑有力,请任选一处反复诵读,仔细体会其表达效果。5、各组自选主体部分中的一个内容全员参与朗读。分组展示2~5题以组为单位,班上展示。质疑解析在教师指导下集体朗读(任务分配见白板)拓展延伸根据所给画面,多角度、多侧面观察(正面、侧面;动态、静态;调动各种感觉手段……)多角度、多侧面联想(幽静生情,联系社会,感悟人生),适当运用排比句式,写一段200左右的文字。对标巩固(见电子白板)4~8组3号完成1.2组答3.4组答1~4空5.6组答5~11空7.8组品析语言任选三组班上展读抽二三人班上展示及时鼓励独立完成组长汇报强化整理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