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土壤1、生物的分布与环境;及其在地理环境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中的作用;22、土壤的肥力特性和形成。、土壤的肥力特性和形成。一、生物与地理环境A、生物不能脱离环境,而必须依赖并适应环境,以维持生存和发展;B、地球生物的出现,对于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起着特殊的、非常重要的作用。1、生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2、生物(植物)分布与环境A、光照—植物生活的必要条件类型特点事例备注喜光植物喜阴植物植物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人参、冷杉植物生长只需要少量的阳光自然界中大多数植物根据植物习性和森林中光照分布合理布局林木生产类型生存环境特征事例水生植物湿生植物中生植物旱生植物水域中土壤大气的水含量接近饱和土壤大气的水含量适中干旱的荒漠有柔嫩硕大的叶子,但根系不发达;茎叶有通气结构叶子肥硕,但根不发达耐水淹,也耐缺水茎、叶退化成刺,根特发达莲、芦苇苔藓、水仙大多数陆生植物骆驼刺、芨芨草BB、、水分对植物形态的影响水分对植物形态的影响C、水热条件与植物分布要素要素分布植物分布热量从赤道到两极,热量和温度有规律变化水分从沿海向内陆水分条件递减水热从山麓到山顶,水热条件不同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垂直的地域分异3、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例证)A、枣发芽,种棉花B、骆驼刺、芨芨草C、莲、水葫芦、芦苇D、矮牵牛E、铁芒萁F、碱蓬指示气候指示干旱环境指示水湿环境指示二氧化硫的大气污染指示酸性土壤指示碱性土壤4、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A、根本原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B、改造作用1、改造了大气圈:2、改造了水圈:3、改造了岩石圈:C、绿色植物的生态效益C、绿色植物的生态效益1、绿色植物可以比做环境的肺脏,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可以保持大气中两种成分的平衡。2、在山区绿色植物可以﹍﹍﹍﹍、﹍﹍﹍﹍;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绿色植物可以﹍﹍﹍、﹍﹍﹍;从而改善生态保护绿色家园。3、在城市绿色植物可以、﹍﹍﹍﹍、﹍﹍﹍﹍、﹍﹍﹍﹍、﹍﹍﹍﹍等等;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减弱噪声美化环境(08四川延考卷)绿色植物新陈代谢的总趋势是,白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CO2制造O2,夜间则消耗一定数量的O2。由此导致静风林区CO2浓度的日变化。图2示意60°N,80°E附近某静风林区CO2浓度日变化。1.日出时,CO2浓度变化趋势为A.继续上升B.开始下降C.继续下降D.开始上升B2.若图中数据采集于秋季,则图中m、n两点的时间可能是A.0时、6时B.6时、12时C.12时、18时D.18时、24时3.该地所在地区及其森林类型为A北美、常绿阔叶林B朝鲜半岛、落叶阔叶林C东欧、针阔叶混交林D西伯利亚、针叶林BD4.该地地带性森林类型及这种森林类型在全球最大分布区分别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亚欧大陆东部B.温带落叶阔叶林、北美大陆C.亚寒带针叶林、南美大陆D.亚寒带针叶林、亚欧大陆读某地(60°N,80°E)静风林区CO2浓度随时间、高度变化图。D5.关于图2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地中海沿岸受副高控制B.地方时12点时随着高度上升CO2浓度下降C.白天时CO2浓度与太阳高度成正比D.此时当地昼短夜长D1、基本概念:A、土壤: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能够生长﹍﹍的疏松表层。B、肥力:指土壤能同时并不断地﹍﹍和﹍﹍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需的﹍﹍、﹍﹍、﹍﹍和﹍﹍的能力。(土壤的本质属性)肥力植物供应调节水分养分空气二、土壤2.土壤的物质组成与肥力3.土壤的形成热量2.土壤的物质组成与肥力A、矿物质:B、有机质:C、水分和空气:指﹍﹍﹍﹍﹍风化形成的土壤固体颗粒,是土壤的物质基础,组成了土体的﹍﹍;经风化能释放钾磷钙镁等,是土壤﹍﹍﹍﹍﹍的主要来源。成土母质骨骼矿物养分含量虽少,却直接影响肥力;能释放﹍﹍养分和﹍﹍﹍﹍,供植物吸收和光合作用(是肥力高低的标志)氮素二氧化碳①两者关系﹍﹍﹍﹍共同影响土壤的﹍﹍状况和﹍﹍、﹍﹍供应;②性状良好的土壤,即能﹍﹍﹍﹍又能﹍﹍﹍﹍,协调土壤中的水、肥、气、热,满足植物生长的各种需求。此消彼长热量养分水分通气透水蓄水保温组成状态理想土壤体积比肥力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