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指汉代以公家车马送应举之人赴京,后世将公车作为举人赴京应试的代称。在这里,由于这次上书是康有为组织参加科举考试的各省举子所为,因此历史上就称为“公车上书”。公车上书公车上书1.创办《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2.组织强学会,维新政治团体形成维新派的活动维新派的活动公车上书后,康有为又三次上书光绪帝,提出由皇帝出面倡导变法,光绪帝被康有为的言辞感动,召见康有为,让他全面筹划变法。光绪帝为什么要支持变法?•企图通过变法来挽救清王朝的统治危机•加强自己的权力地位讨论百日维新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的主要内容及意义。主要内容历史意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改革政府机构,任用维新人士。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打击封建官僚制度。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训练新式军队增强国防力量有利于文化、教育、科技的发展和西学的传播。开办新式学堂,传播新思想。慈禧太后(1835-1908),1898年9月21日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逮捕了维新派人士,掌握清政府全权,戊戌变法失败。中南海瀛台,戊戌政变后,光绪帝被中南海瀛台,戊戌政变后,光绪帝被囚禁在这里。囚禁在这里。讨论:戊戌变法是一场怎样的运动?•由于这场变法是在不改变封建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资产阶级维新派依靠光绪帝自上而下进行的改革,目的是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因此,维新变法运动实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改革运动,又是一场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戊戌六君子戊戌六君子谭嗣同谭嗣同康广仁康广仁林旭林旭戊戌六君子戊戌六君子杨深秀杨深秀刘光第刘光第杨锐杨锐变法失败的原因:•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不敢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不敢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也不敢发动群众,只幻想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的皇帝,通过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来实现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其结果是行不通的。戊戌变法的意义与教训1.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加速中国近代化的进程。2.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3.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意义教训“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议一议,“贼”指谁?为什么“无力回天”?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这次变法失败说明了什么?课堂练习课堂练习由于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小,变法运动缺乏群众基础,所以很难成功谭嗣同想做第一个中国因变法而牺牲的人,希望唤醒人们的觉醒说明改良主义在中国行不通,只有推翻腐朽的清王朝才能摆脱列强的侵略,使国家富强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