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与近代中国(下)-杨天石 主讲人简介 杨天石,1936 年 2 月 15 日生。1948 年毕业于东台天霞镇中心国民小学。1955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60 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八一农业机械学校任教。1962 年 1 月调到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任教。1994 年被聘任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 主要著作:《中华民国史》《南社史长编》《民国掌故》《朱熹及其哲学》《泰州学派》 自 1997 年起,他受邀出任《百年潮》杂志主编。 内容简介 在戊戌变法时期,总的来说,有两个阵营,一个就是守旧派,他们的头头就是慈禧太后。另外一个就是维新派。在变法过程里边,维新派差不多都要受到阻力。那么慈禧太后对于变法是什么态度呢? 慈禧太后对于变法的态度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容忍、控制、观察、动手。在守旧派力量强大、维新派力量弱小的情况底下,如果不讲究策略和方法的话,失败是必然的。而康有为恰恰在这些方面犯了错误。 康有为指导变法的理论有两部书,一部叫《新学伪经考》,一部叫《孔子改制考》。康有为在这两部书中,宣传中国历代传统的儒学全是假的,可是他却拿不出科学根据。这种理论不但守旧派反对,维新派里有些开明分子也表示不赞同。 而梁启超在担任时务学堂的总教席时,他所宣传的也不在是民主思想,而是反满思想。这样让一些原来支持维新派的人进而反对维新派。 在维新变法失败后,1900 年就出现了八国联军的入侵,慈禧太后就带着光绪皇帝匆匆忙忙地逃到了西安。这件事给了慈禧太后惨痛的教训,于是清政府不得不下令改革。他们的改革是两个字叫“新政”。而这个新政的实施,让所有对清政府存有幻想的人都失望了。 全文 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文学馆。杨先生在上一讲里,为我们讲了戊戌变法发生的背景和过程。那么接下来我们欢迎杨先生为我们讲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其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所产生的影响和意义。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呢,我想比较多。第一个原因是由于守旧派的强大,国家的最高的领导权,不在维新派手上。我想这是第一个原因,就是说,守旧派强大,国家的最高领导权,不在维新派手上,不在改良派手上。 戊戌时期总的来说,有两个阵营。一个阵营是守旧派,那么守旧派的头头就是老佛爷。其他的王公大臣,可以说都是守旧派。例如我们大家所知道的恭亲王,北京有个恭王府,恭王府的主人就是守旧派。除了恭亲王之外,还有一个掌握大权的庆亲王,“庆”是庆祝的“庆”,恭亲王是奕訢,庆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