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 戊戌变法 [课标要求]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背景。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3.简述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4.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第 1 课 酝酿中的变革[目标导航] 1.了解甲午战后西方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及危害。(重点) 2.了解清政府统治危机出现的原因、应对措施及结果。(重点) 3.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表现及影响。(难点) 4.了解早期维新思想和康有为等人的思想主张及活动;理解康有为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和影响。(重点)一、大势所趋1.国际形势(1)在经济上:欧美列强先后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2)在政治上:英美等国进一步完善了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3)整体趋势:变革旧的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2.国内形势(1)民族危机空前严重①《马关条约》加速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过程。② 西方列强掀起了一场瓜分中国的狂潮。(2)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① 原因:许多有识之士发出了“实业救国”的呼声,19 世纪末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② 影响: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思维点拨(1)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日本的侵略势力开始进入中国内地;与此同时,英、法、德等帝国主义列强也趁机扩大对中国的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它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2)民族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经济力量的增长,不仅要求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且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政治制度,建立一个符合自己阶级利益的政权,在中国迅速发展资本主义,挽救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二、新思想的演进1.开眼看世界:面对列强的侵略,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迈出了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步。2.洋务思想: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在“自强”“求富”口号的指引下,试1图通过单纯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挽救危机。尽管中国在近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较大的一步,但并没有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之路。3.早期维新思想(1)代表人物:主要代表有冯桂芬、王韬、郑观应等。(2)主张:认为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是最好的政治制度,主张进行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3)影响: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实践,但对后来的戊戌维新变法运动起到了一定的思想先导作用。4.19 世纪末维新思想的发展(1)康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