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斑羚飞渡》微课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感知斑羚飞渡的过程,体悟飞渡场面的悲壮。2、反思人类行为,学习斑羚在飞渡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精神。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爱生命,学会感恩。【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有情朗读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联想拓展法。【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合作探究斑羚精神。【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爱生命,学会感恩的情感。一、联想想象,创设情景“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近沈石溪的《斑羚飞渡》,在这个神奇的世界里,一群生性温顺的斑羚,在面临种群灭绝的生死关头,为我们上演了一幕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壮举。那一群悲壮的生灵让我们震撼,那一个个陨落的身躯,让我们泪流满面,那一幕生死的抉择,将永驻你我心间。”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静静地,静静地回忆,在那个雨后彩虹高悬的日子里,在险峻的伤心崖上,一群斑羚进退维谷,后面猎枪、猎狗,前面万丈深渊,涧下水流湍急------他们……二、经典朗读,锁定飞渡温馨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第9段。1、圈画动词,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斑羚飞渡的画面。半大斑羚朝前(飞奔),同时,老年斑羚也快速(起跑),到悬崖边缘,半大斑羚纵身(一跃),朝山涧对面(跳)去,老年斑羚(紧跟)在后面,头一(钩),也从悬崖上(蹿跃出去),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一高一低.半大斑羚在老斑羚背上(猛蹬)一下,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坠的身体也再度(升高),轻巧地(落)在对面山峰上,而老斑羚则笔直(坠落)山崖.2、圈画动词,发挥想象,画出飞渡的情景。(我参与,我展示)3、试着利用手势比划飞渡的情景。(结合文字,尝试动手,同伴交流,体验快乐)(我比划,我快乐)三、分析形象,突破重点(老斑羚的形象)我们现在根据文意,完成这样一个比喻:(我仿写,我接龙)老斑羚像跳板,助同伴跨越了死亡之崖;老斑羚像——---,---同伴----------------;老斑羚像——---,---同伴----------------;老斑羚像——---,---同伴----------------;老斑羚像——---,---同伴----------------;四、联想拓展,激活情感本文中的斑羚已经不再是自然意义上的斑羚,而是大无畏的牺牲精神的化身。我们生活中有哪些“斑羚”?请向同伴讲述你所知道的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我讲述,我聆听)五、回味畅想,盘点收获在甘萍的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