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可编程控制器•PLC•吴志源第七章可编程控制器的结构和原理P7•其它信号•模拟量•继电器触点•按钮、位置开关•编程器•图形显示•计算机•其它设备•灯、接触器•电磁阀•模拟量•其它执行器件PLC结构通信口接输入接口电源CPURAMROM输出接口§1-1可编程控制器的结构P7--1.3.3•一、中央微处理器:CPU•计算机的核心。它负责各种运算和控制。它是8位或16位单片微机。•单片机包含了一台计算机所必须有的部件,如:CPU、存储器RAM、ROM、I/O接口、时钟CTC等,有的还有A/D、D/A转换器,•PLC的功能:是“入出变换”和“系统管理”工作。•二、存储器:具有记忆功能的电子元器件。•1、系统程序存储器:存放PLC本身所使用的监控程序、模块功能指令子程序、命令解释程序、故障处理程序及其它各种管理程序。存放在ROM中。用户不能改变它。•2、用户存储器:存放用户的控制程序和数据。分为程序存储器ROM和数据存储器RAM二部分。•程序存储器:由ROM、EPROM、EEPROM、FlashROM等。为只读存储器。专门存放各种程序的.主要存放由生产厂家设计的系统管理程序。•数据存储器:是RAM,即计算机中的内存。因存入的数据,在电源没掉电时能保持不变。但掉电后再上电,RAM中的存有的信息变为随机数,故又称作“随机存储器”。存放用户控制程序和数据。•即存储的是控制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数据,如输入/输出的信号,各种工作状态、计数设定值、定时设定值、运算的中间结果等。它是由可以随意读写的RAM数据存储器来存储。•三、输入接口电路:(即I口)•输入信号由开关量、数字量、模拟量三种。•每个输入信号都经过光电耦合器隔离和RC阻容滤波电路的滤波后,才由PLC内的放大器进行处理。•图7-7输入接口电路P9—图1-8•DC24V光耦UCC+5V•输入R1+5VR5•开关R4反相器LED•AB•VR2•R3C•四、输出接口电路:(即O口)各输出口是一个无电源的常开触点。各有二个接线端螺钉。有三种元件:微型灵敏继电器、双向晶闸管、晶体三极管。它主要有响应时间,输出电流和开路漏电流三个技术指标。P227图7-9•输出接点:每一个O口有一个常开触点的二个独立的接点,也有几个输出口中,将一个接点连到一起,有一个公共接点称”公共端“用COM表示。输出口子是一个无源触点,所以电路中除接负载外,必须要加装电源。不同种类的电源和电压等级的公共端要分开。•+-•电源O口负载•五、电源:PLC内部都配一个高性能的开关稳压电源。产生对内供电的DC5V和DC24V及对外供电的DC24V,三个直流稳压电源,三个电源在电路上是互相隔离的。•由于PLC的I/O口信号电压一般较高,如直流24V或交流220V,而内部CPU或存储器的电压只有5V。而从外部引入的尖峰电压和电力线与电气噪声等各种干挠很可能损坏CPU等模块,使PLC不能正常工作。因此,I/O模块还要具有内外电路不可直接相通的隔离措施。•对I/O的基本要求:•1)抗干挠性能要好,要能可靠地在干挠较大的场合工作。•2)输入模块要能直接接收现场的直流或交流电压信号。•3)输出模块要能直接驱动诸如接触器、电磁阀、调节阀等的线圈的执行元件。•4)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高,除了能在恶劣的环境下可靠地工作外,还要能在发生故障时,保证设备的安全,使故障的影响减到最小。•PLC的I/O设备框图如P225页图7-4所示。§1-3.2PLC的工作原理和编程语言P12•PLC工作原理与“继电”控制器及计算机控制的比较:•1、继电控制器:•1)主要构成:•⑴输入信号:由按钮、各种开关、继电器、接触器触点等。•⑵控制环节:将输入信号及其它的开关触点,用电线按控制要求,组成串、并、混联,是由纯硬件构成控制环节。•⑶输出结果:由控制结果的常开或常闭触点,使电动机、电磁阀、指示灯等负载,完成得/失电的控制。•2)工作方式:当接通电源时,所有已全通的电路,会同时通电而一起工作。即是并行方式工作的。•2、计算机控制:•1)主要构成:•⑴输入信号:由键盘硬开关、鼠标/触摸软开关、及各种数字信息等。•⑵控制环节:由计算机硬件和指令程序软件实现。•⑶输出结果:由输出接口、显示器、打印机、功放装置等。•2)工作方式:等待、顺序及中断控制的方式。•3、可编程控制器PL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