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调查野外安全问题研究林业调查是林业所有工作中最基础、很重要的工作。林业调查通常包括一类、二类和三类调查,需要调查人员到调查现场采集原始数据后整理、汇总、分析,得出一套完整数据资料为林业规划、设计施工或林业政策的制定、领导任内的审计等提供科学的依据。所有原始数据的真实、完整是每个林业调查人的职责的所在,由于调查人员需到调查现场,而大多数调查现场是山林茂密,人烟罕至,毒虫猛兽出没的无人区,一旦调查人员受伤,工作就很难进行,所以林业调查野外安全显得尤为重要。1林业调查野外安全的常见问题二类调查是林业调查中最辛苦的一项工作。十年调查一次,调查面积大,工作时间长,常常是经历夏季和冬季两个极端季节。每次调查前都要进行周密的准备,但每次调查结束都有安全问题出现。以XX省XX市XX县区2018年二类调查统计数据为例,XX县区2018年二类调查共启动工组39个,其中:调查工组35个,质量指导检查组4个,调查队员共156人。常见安全问题如下:①摔跤崴足。XX县区北依大别山南麓,南临长江,整个地势北高南低,自北向南逐渐倾斜,全区最高点双峰尖海拔873.7m,低山丘陵面积占全区面积一半,山路崎岖杂草丛生,看不见路,踩到坑里容易摔跤崴足,有的山上土壤稀薄,常有活动的石块,石块滑动也容易崴足,在经过山涧溪流,及雨雪天作业也常摔跤,这种现象极为普遍。②刺条划伤。随着国家对生态的保护重视,山上植被越来越密,灌木(如野蔷薇等)也越来越多,在山上行走,身体多处部位都会被划,有时刺条成片生长在山凹,寸步难行,一条羊肠小道两边荆棘丛生,调查队员一个跟着一个,前面的刚过去后面的跟近了也很容易被划到。③毒虫咬伤。2018年XX县区二类调查中被蜱虫咬的有八例。炎热夏季,潮湿的森林中常出现各种毒虫,蜱虫就是常见和厉害的一种,蜱虫叮咬人后会散发一种麻醉,将头埋在人的皮肤内吸血,同时分泌出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钻入人体的蜱虫若不及时取出,病情轻者数年后遇阴第1页共3页雨天气,患者便瘙痒难忍,病情重者,高烧不退、深度昏迷、抽搐,引发森林脑炎。调查队员在荒无人至的山上或野地调查有时,毒蚊也是经常碰到,有的调查点就在垃圾堆旁,有的在坟墓旁,人还未站稳毒蚊就已经上了身,一旦被山上毒蚊咬到,奇痒无比,瞬间肿起蚕豆大的包。④毒蜂蛰伤。2018年XX县区二类调查中被毒蜂蛰伤的有六例,调查队员在测量树的胸径时有时没有注意到蜂巢,触碰到后,就会有一大群毒蜂飞出蛰人,让人躲避不及。有时在行进中踩到地上的蜂巢也会惹出成群的毒蜂,地上的是小土蜂,树上的大多是马蜂和葫芦蜂,地上的小土蜂是最不易发现的。⑤中暑。夏季炎热,调查队员爬山涉水,又怕毒虫咬,穿着厚实的工作服,密不透风,汗如雨下很容易中暑。⑥迷路。在大山迷路是调查队员最害怕的事情,不过现在调查有平板电脑、有调查软件、有卫片图纸、指北针,向导等这种情况很少发生。⑦其它安全问题。现在生活条件优越了,上山割草的人越来越少,生态得到修复的同时,野猪也出现了,还有些不法分子在山上架设电线,这给调查人员的行进及人身安全造成极大影响。2安全防范措施①摔跤崴足的防范。在上山前,要准备好合适的登山鞋,在看不清路况的情况下,试探着前进,砍个树枝当手杖,能起到支撑作用,在前脚站稳后再拿后脚。②刺条划伤的防范。前面讲了砍树枝当手杖,树枝在这里可以方便的拨开刺条或抽打刺条,更多的时候要靠的登山鞋踩着刺条走,在行进的过程中,前后队员要保持一段距离,以免被反弹的刺条划伤。③毒虫咬伤的防范。在易发生毛虫、蜱虫的季节,调查队员最好穿上厚实的工作服,裤腿,袖口,衣领口封严实,以免毒虫钻进衣服,上山前准备治疗毒虫咬伤的药物及防蚊水,在裤脚处喷射枪手,若被蜱虫咬了请及时就诊。④毒蜂蛰伤的防范。在调查工作中调查队员要事先观察调查现场是否有毒蜂活动,要远离蜂巢,更不要触碰蜂巢。上山前准备治疗毒蜂、毒蛇咬伤的药物如季德胜蛇药片等。⑤中暑的防范。调查队员在感觉身体不舒服时要及时告知其他队员,停止手上的工作,原地休息,解开衣裳,服用中暑药物如人丹、十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