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船学习目标1、准确、流利朗读课文。2、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课文(积累文言实词)。3、结合课文翻译理解课文内容。读一读(第一次先学后教)自学指导(一)1、朗读时读准字音,正确停顿;2、自学时间8分钟;你读准了吗?当堂检测尊君在不()歆()辄()难之宁可以急相弃邪()王欲舍()所携()人遂()携拯()如初fǒuxīnzhéyéshěxiésuìzhěng1、你能准确认读吗?2、你试一试给下面句子用/标注停顿(1)、歆辄难之(2)、后贼追至(3)、宁可以急相邪。///课文翻译(第二次先学后教)自学指导(二)1、结合课下注释准确翻译课文内容。2、结合课文翻译理解课文内容;3、10分钟后完成随堂检测;当堂检测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2、正确翻译课文内容。3、说说这一则讲了什么内容?乘船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一起想当即恰好还搭船同意丢弃好——的原因接纳可以因为表示疑问救助随堂检测(相信自己)全文翻译乘船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逃难,(途中)有一个人想要搭船,华歆感到很为难。王朗说:“(船里)恰好还很宽松,为什么不同意呢?”后来作乱的人追上来了,王朗想要抛弃所携带的人。华歆说:“先前之所以犹豫不决,正因为考虑到这种情况了。既然已经接纳了他,难道可以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吗?”于是还像当初那样携带救助这个人。世人通过这件事来评定华歆、王朗的优劣。•1、(1)如将《乘船》一文分为三个层次,你准备怎样分?第一层:(开头到“何为不可”)写二人对别人搭船一事各持己见。(故事开端,起因)第二层:(“后贼追至”到“遂携拯如初”)写王郎欲毁约,华歆坚守诺言。(故事发展、高潮)第三层(末一句)写世人以此事评定二人品行。(结局)问题探究(相信自己的能力)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2、这则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诚信是立身之本,答应别人时要慎重考虑,许诺了就要尽力而为,不能失信。1、翻译下面句子(1)、本所以疑,正为此耳。(2)、宁可以急相弃邪?2、按要求填空(1)、《乘船》中王朗让那人搭船的原因是(2)、华歆认为不应该抛弃所携之人的理由是(1)、幸尚宽,何为不可?(2)、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3.在现实生活中,如果遇到需要你帮助而又损害到你自身利益的事,你会怎么做?与全体学生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