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六上语文7《开国大典》优质课评选教学设计7开国大典【教材分析】《开国大典》是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以“重温革命岁月”为主题。这是一篇鼓舞人心的新闻特写,本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它记叙了新中国成立时亿万民众欣喜若狂,激动自豪的感人场面。作者借三十万人民的心,强烈表达了这样一个主题:新中国成立是我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伟大时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文章文笔流畅,层次清楚,场面描写与抒发感情相结合。本文借描绘会场布置、大会盛况、群众游行等场面,突出了开国大典的喜庆、庄重、热烈的气氛。【教学目标】1.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协商、汇集、预定、爆发”等词语。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新中国成立时人们自豪、激动的心情。3.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朗读文中场面描写的词语,感受字里行间传达出的热烈、庄严的气氛。难点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1)本课的生字较多,“栏”是边音,“盏、帜、制、射”是翘舌音。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时,应重点指导学生书写“爆、隆”这两个字:“爆”注意右下方不是“水”字;“隆”不要漏写“生”上的短横。(2)本课的生词,可以分类解决。一类是专用名词,如“旗帜”“制服”“坦克”,教师可直接告诉学生这些词语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的意思,或者要求学生预习时查字(词)典解决。另一类词语,如“排山倒海”“雄伟”,可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联系上下文加以解决。2.阅读理解透过一个个场面,体会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心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怎样帮助学生体会这种思想感情呢?一是要提供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如中国人民在近代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奴役的事例,让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有所感受;二是要尽力引导学生去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场面,要注意抓住一些关键词句,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句的揣摩来体会人们的思想感情;三是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将朗读和想象的情境、场面有机结合,读读、想想、读读,在读中领会情感。可以先着重练习读好一些感情色彩强烈的句子,进而朗读全段、全篇。3.表达运用在熟读课文、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挑选开国大典中的一个场面,以记者的身份向大家做现场报道。这样能使学生学以致用,将文章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1)搜集有关开国大典的资料、毛泽东同志的资料、中国人民屈辱史的相关资料,整理后和同学一起交流。(2)初读课文,通过等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词。(3)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典礼、观礼台、电钮”等词语的意思。2.初读课文,掌握课文大意,给课文分段。【教学过程】一、回顾情境,导入新课1.情境导入。同学们,1949年10月1日,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日子,相信每一个人都不会忘记。因为在这一天,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发出了庄严的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2.探究课题。(1)板书课题,强调“典”字的书写。齐读课题。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2)谁能说说“大典”是什么意思?(盛大而隆重的典礼)(3)激发情感,再读课题。“开国大典”就是庆祝建国的重大典礼。194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之日。这一天,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天安门广场,因为在这里,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孩子们,看到这四个字,你们的心情如何?再读课题。【设计意图】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通过对课题的解析,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开国大典的隆重和盛大,为下文的学习奠定基础。二、初读课文,梳理脉络课件出示:自读提示:1.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2.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激动人心的场面?1....